2021年12月8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主辦的“2021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京召開。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以下簡稱:中軟國際教育)副總裁成煥受邀出席會議并以“校企協同育人,共建數字人才新生態”為題做了專題分享。 對接會以“質量·變革·創新”為主題,旨在解讀“十四五”期間高等教育改革、產教融合、企業發展等相關政策,交流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進展,分享一年來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優秀項目實踐經驗,探索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創新發展的模式和路徑,探討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助力高等教育體系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和方法。對接會通過新浪教育、中教全媒體在線、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線上對接展示平臺以及環球網進行線上同步直播,會議當天超過140萬人次在線上進行觀看。 現場圖 對接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處處長高東鋒,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范海林,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組長、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兼威海校區校長徐曉飛,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副組長、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王曉鋒,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辦公室主任、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業部首席編輯時陽,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二級巡視員廉莉,重慶大學副校長廖瑞金,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白海力,華為公司企業BG人才生態發展部部長孫剛,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麒麟軟件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娜等政府領導和校企嘉賓解讀協同育人政策走向,分享各自領域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的模式和經驗。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處處長高東鋒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范海林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范海林指出,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是深化產教融合、增強人才自主培養能力的重要載體。范司長總結了產學合作育人發展的三個階段:協作、合作、融合,并指出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正是“融合”階段的探索,鼓勵企業將工廠辦到學校里,鼓勵學校將課堂開在工廠中。范司長還指出,未來要將產學合作第二階段走深走實,大膽探索產教融合第三階段。以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為切入口,推進三個融合:將教育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相融合,將校內校外教學資源相融合;推動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新文科交叉融合。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二級巡視員廉莉就如何激發“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活力,介紹了三大舉措:一是梯度培育“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二是通過頂層設計激發“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活力,三是工信部、財政部重點支持“小巨人”企業發展。她基于“專精特新”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問卷調查情況指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產學合作目前還面臨著缺乏合適的合作模式、供需對接不順暢等產學合作難題。她表示,工信部在“十四五”期間將以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為目標,從政策體系、服務體系、發展環境三方面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支持中小企業成為創新發源地,健全創新型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現場圖:中軟國際教育副總裁成煥正在做專題分享 中軟國際教育副總裁成煥指出,新一代信息技術引發社會數字化變革,數字人才培養面臨著較大挑戰。隨著技術更新迭代速度加快,軟件產業的人才需求也呈現多樣化發展。關鍵軟件領域人才、行業軟件人才、信創國產技術軟件人才的缺口巨大。 如何彌補缺口,成煥總分享了中軟國際教育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方面的實踐經驗。她指出,中軟國際教育是最早入選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的單位之一。為支撐合作院校人才培養,從2015年到2021年,中軟國際教育六年間累計立項446個,軟硬件資源和項目總經費累計投入高達5.8億元。 成煥總還介紹,協同育人精準對接數字經濟發展的技術方向包括人工智能、軟件工程、大數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方向。中軟國際教育通過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四新”建設、師資培訓等方式,與合作院校共同培養實踐型軟件人才,向各行業企事業單位輸送合格的數字化人才。 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旨在通過政府搭臺、企業支持、高校對接、共建共享,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作為項目組成員,中軟國際教育始終堅持以產業需求引領人才培養改革方向,在國內大型企業IT企業中較早的建立了創造性、專業性的產業人才培養機構。自2005年以來,中軟國際教育已在北京、廣州、天津、重慶、西安、廈門等10多個城市先后建立了18個獨立場地運營的人才培養基地,與1071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形成了年培養學生8萬人次的規模。 此外,秉持著“交叉融合,同生共建“的理念,中軟國際教育聯合具體領域龍頭企業或獨角獸企業,將前沿技術、平臺應用到復合型人才培養過程中,以提升學生交叉學科能力,培養產業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進行復合型專業建設探索、深度產教融合、師資培訓、實訓基地共建等,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的道路上,中軟國際教育始終站在行業技術和業務變革的前沿位置,深刻理解不斷變化的產業用人需求,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積極探索新時代下產教融合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為國家、企業、院校提供專業的全方位的人才培養解決方案。 實現共同富裕離不開人才的“助攻”,而數字化人才的培育,更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推手,中軟國際教育作為IT教育行業知名品牌,將永葆教育初心,認真履行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組成員使命,鏈接企業、高校,共建共享,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助力高校人才培養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