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疫情期間,各高校都開展了停課不停學方案,根據教育部數據統計:全國高校課程在線開出率達到了91%,采取的主要方式包括:線上直播、錄播、錄播+線上討論、線下研討教學,教師對在線教學的認可度達到了80%,學生的滿意率達到85%。 然而隨著在線教學的大規模實踐,也涌現出諸多問題,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習行為如何控制?實踐教學該如何展開?怎樣完成考試?不同平臺數據難以統計,教學質量評估及工程教育認證難以展開等等。 智慧教學云平臺——極速部署,助力“抗疫” 針對問題所需,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及時響應,組織預案,攜手華為云推出智慧教學云平臺,為多所高校和企業提供在線課程支持,僅用1天時間,就將系統部署在了校內數據中心,并打通了華為云資源,直接從華為云中創建了實驗所需的虛擬機,并通過瀏覽器界面提供給學生。 智慧教學云平臺支持主流PC和智能手機瀏覽器客戶端,界面操作簡單,學生只要點擊課程即可進入直播,開課前一周進行了集中測試,使師生快速熟悉了平臺的使用方法,投入教學活動。平臺針對不同教學場景提供了包括云上直播、在線課程預習/復習、云上作業、云上實驗、云上實訓、云上監考等多項學習及管理功能。 通過平臺,教師能跟蹤學生全流程的學習情況,制定學習計劃,作業數據自動統計,清晰呈現。另外,在實驗方面,智慧教學云平臺解決方案搭建基于瀏覽器的實驗環境,可無縫銜接華為云計算資源或學校本地計算資源作為實驗環境后端。同時提供step-by-step在線指導手冊,提供詳細實驗指導,減輕教師負擔,且系統能夠自動記錄學生的實驗行為、管理實驗報告和成績,方便實時回顧。 舉行線上“雙選會”,為高校和企業搭建人才輸送的橋梁,高校學生通過平臺注冊并上傳簡歷,企業線上宣講,學生在線投遞簡歷后,完成線上筆試,并一對一進行面試,通過平臺還能跟蹤學生實習情況,幫助企業在疫情期間招聘到合適的人才。 中軟國際教育OMO教學解決方案——以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來服務教學環節 后疫情時代,教育OMO體現出技術與教育充分融合并廣泛地應用在教學中,線下的場景加線上的融入,精準記錄教學和學習數據,實現數據互通,便于機構和學校更有針對性地提升特定環節的服務,技術將幫助教育領域實現兩件事:一是優質資源的大規??焖倨占埃硪粋€是千人千面的大規模因材施教。 OMO教學模式不是簡單的O2O教學模式(線上轉線下、線上轉線上),更多是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來服務教學環節,打通教學制定、在線教學、在線實驗、在線實訓、人才測評、人才服務為一體的人才生態鏈綜合平臺,實現線上和線下深度融合。中軟國際教育OMO教學解決方案,基于OBE核心理念,即“以學生為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來進行教學管理,更關注提升學生能力,希望通過實踐完成知識內化。 從培養目標出發,分解畢業要求,制定課程體系對畢業指標點進行支撐,完成課程目標考核,對畢業要求達成度分析,整理完成自評報告管理,形成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具體的合作采用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模式:企業課程開發合作,如當前較為熱門的“鴻蒙智能硬件開發技術”課程;實踐性師資培養合作,實踐性學習環境合作,企業實訓實習合作,基于企業真實的案例研發,滿足高效課設、實訓和畢業設計要求,讓高校近距離接觸企業的真實需求,共同培養真正適合企業需求的人才。 智慧教學云平臺擁有華為云鯤鵬/昇騰自主創新高算力支撐的云資源設備基礎底座,是一體化的綜合教學云平臺,與普通在線教學云平臺相比,其能夠提供在線、多樣化、云實訓等功能,部署方式更為靈活,功能更易擴展,且支持定制。 功能優勢 突出 , 入選《2020-2021年度優秀創新軟件產品》名單 2021年底,在“2021年度中國電子信息行業發展大會”上,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發布了《2020-2021年度優秀創新軟件產品》名單,智慧教學云平臺憑借一站式備課、在線考評、隨時隨地云實驗和實訓、崗位成長學習路徑和測評、360度用戶畫像、就業推薦等功能優勢成功入選該名單。 目前,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已與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天津工業大學、重慶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等50+所院校合作 ,提供了線上教學支持,將技術與教育充分融合并廣泛地應用于教學中,搭建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未來,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將繼續從技術、產品、服務和生態等方面進行突破,為數字經濟建設提供創新動能! 快速了解智慧教學云平臺 Q&A Q:智慧教學云平臺可以滿足高校哪些專業的應用? A:智慧教學云平臺有兩個屬性:1)作為教學工具,可以滿足任何專業的教師備課、直播、授課、作業、普通實驗、線上考試等教學需求;2)作為實踐平臺,更適合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專業在平臺上開展實驗和進行綜合實訓。 Q:高校OMO教學模式和教育機構的OMO有什么不一樣? A:共同點:都實現了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和閉環管理,利用了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對數據挖掘分析,對行為進行分析;不同點:教育機構更多關注產品設計、市場營銷、教學實施和評價等一系列業務活動管理,目的在于提升業務能力;高校則更為關注線下課程研發如何與線上教學相結合,如何提高學生能力及完成教學評估管理等一系列閉環管理形成。 Q:智慧教學云平臺產品在哪里用到了人工智能? A:1)在線考試:使用到人臉識別和動作識別技術進行監考;2)智慧教室:使用人臉識別進行無感考勤;3)簡歷解析:根據技能匹配崗位,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功能分析。 Q:中軟國際教育實訓平臺最大優勢是什么? A:1)背靠中軟國際與眾多產業伙伴,能夠獲得很多真實需求,我們有強大的案例課件轉化團隊,把真實需求轉化為課件和案例;2)能夠將合作伙伴的優勢技術提供給高校支持教學;3)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線下有14個分支機構,以及深度合作的2020年從年初53所到年底80所院?;锇?,能夠進行課件案例的實踐,驗證課件是否可以培養合適的人才;4)我們研發了IT實訓流程,并融合在課件中,培養規范化的人才;5)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有很多教育工程專家,能夠在實踐理論教學中融合工程保準,滿足高校工業認證的需求。 Q:平臺使用了華為云的基礎服務,哪些云資源和云環境? A:產品本身搭建在華為云上,利用了華為云的很多服務技術,如直播服務、直播互動服務、ECS服務、負載均衡服務、數據庫服務、對象存儲服務、消息中間件、邊緣計算的能力、軟開云、AI等等,和華為云的產品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