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第一代老花鏡產品上市到2021年,美麗島已走進十六個年頭。十六年來,美麗島團隊披星戴月、披荊斬棘,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奮勇前進;十六年來,美麗島只專注為近視老花人群打磨一副多焦鏡,成功在全球范圍內開創了一個專業多焦鏡驗配與服務的新業態;十六年來,通過不斷的技術、服務與模式創新,美麗島一路成長為行業冠軍,并持續引領行業前行;十六年來,美麗島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只做多焦鏡一件事,這就是美麗島的長期主義。 ![]() 16年前,哪個詞最能代表當時的中國?“崛起”——中國在變革在前進。2006年中國經濟繁榮,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成為被世界矚目的國家。崛起,突起,是中國2006年鮮明的發展狀態。同時,一個問題也日益突出,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05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近1.44億,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1%。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如何在老年人口基數增大、人口老齡化加快而且發展不平衡的條件下,保障老年人的各項權益,促進老齡事業的發展,是社會發展中面臨的重大問題。美麗島高層敏銳地捕捉到中國老齡化的趨勢之后,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在掃描了涉老相關的行業與品類之后,美麗島團隊把目光鎖定在了“老花鏡”上。 ![]() 這是一個太古老的行業了,早在宋朝就有老花鏡的記載,南宋趙希鵠的《洞天清錄》記載說:“叆叇,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叆叇,就是老花鏡。宋人筆記《暇日記》還提供了一個事例:“史沆斷獄,取水精十數種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牘故暗者,以水精承目照之則見。”水精,即水晶。史沆是北宋蘇洵的同鄉兼朋友,他在擔任執法官時,可能得了老花眼,因此曾使用水晶制成的眼鏡閱讀案卷。不過,此時的眼鏡,形制應該不似今日我們熟悉的帶鏡架雙片眼鏡,而是單個鏡片,無鏡架,使用時以手持著,就如使用放大鏡。 ![]() 這是一個人人需要的行業,“花不花,四十八”,到了40歲以后,因為生理老化的原因,每個人都會出現看不清近處東西的情況,俗稱“老花眼”,老花眼只有借助老花鏡等光學產品,才能看清楚近處的東西。 依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分析,截止到2019年年底,中國約有4億人出現了“老花眼”,2020年以后老齡化程度繼續提高,到21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比重將達到25%,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隨著中國老齡化的日益加重,老花眼人數正在逐年快速遞增。 ![]() 市場有問題才有更需要重塑,美麗島的誕生就是要創造價值,解決中老年人用眼問題。2006年,美麗島第一代產品快速推出,并榮獲中國企業報社、全國企業創新產品推廣活動組委會“首屆全國企業百佳創新產品”。16年來,美麗島只做一件事!16年來是美麗島品牌成長蛻變和自我修煉的艱難旅程。走到現在,每一步都是砥礪前行的動力,堅毅執著、鏗鏘有力!因為一個顧客,就是一個選擇與信任,一副多焦鏡,就是一份擔當與責任!考驗的不僅是美麗島的“內功”,還有持續輸出的創造力!可以說,十六年的堅守與堅持,美麗島遇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級的機遇。 下期持續分享:美麗島針對40歲—60歲這部分老花群體,他們是各行各業的中流砥柱,飽受老花眼困擾,老花鏡的消費升級勢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