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釋肥料的誕生背景 在中國,緩釋肥料發展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的探索起步、90年代的初步發展和2000年以后的快速發展階段,而2005年是一個節點,這一年進行了兩次技術引進和集成創新,那就是從引進日本溶劑型樹脂包衣緩釋肥料技術轉變為美國、加拿大無溶劑反應成膜樹脂包衣緩釋肥料技術,形成產業化,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緩釋肥料的市場行情 中國緩控釋肥消費發展迅速,已占世界41%,成為全球緩控釋第一大生產和消費國。然而,市場上打著緩控釋肥牌子的產品很多,但是絕大部分只是打概念。如今緩釋肥已經是新型肥料中最被看好的產品。市場上已經有很多緩釋肥料品種,但是由于包膜材料的不同,也有優劣之分。市場上大多數緩控釋肥料包膜材料都是石蠟、樹脂、硫磺。 這三者都中石蠟不容易降解、硫磺施用時間長后容易造成土壤酸化、樹脂可降解但降解時間非常長。
![]() 碩豐耀肥的工藝優勢: 與沈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成立“遼寧省藥肥一體化工程研究中心”,采用國際先進的包膜工藝,進而研發出可使藥、肥互促增效的可降解的高分子納米包膜材料,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水溶型緩釋藥肥專利。農藥、肥料養分采用的水溶性高分子納米包膜材料,膜薄養分足,精準控制,能夠按作物養分需求釋放養分。膜材料使養分釋放性能更加優良。 農藥、肥料利用率顯著提高,與普通肥料相比,省工、省時、省力,同等投入水平下可顯著增產。保證作物免于地下害蟲困擾的同時使作物前期不旺肥,后期不脫肥。膜材料可降解,釋放期最長可達180天. 自主設計開發出一整套連續化、自動化生產高分子納米包膜材料設備,建立了一條完整的生產線,生產過程能耗少,批生產能力大,可以實現生產規模放大。 生產過程能耗少,無“三廢”產生,產品無毒、無味,各項技術指標已達到國際、國內緩控釋肥料標準。與聚烯烴包膜相比,從根本上解決了有機溶劑的使用問題,生產整個過程無有機溶劑的參與,實現綠色環保生產,產品無毒、無味。 控釋原理 圖示一
![]() 控釋原理圖示二
![]() 控釋原理圖示三
![]() 控釋原理圖示四
![]() 控釋原理圖示五
![]() 控釋原理剖析圖圖示六
![]() 五大功能同步發揮: 一、高分子納米包膜材料可增強農藥效果,殺蟲、驅蟲,藥肥合一,可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倒伏、抗病能力。 二、包膜厚度控釋肥連續緩慢釋放,釋放速度與作物需肥規律相吻合,養分供應均衡充足,大大降低了肥害帶來的風險。 三、營養全面均衡,不僅含氮、磷、鉀大量元素,而且富含硫、鈣、鎂、鋅等中微量元素。 四、既含有速效養分,又含有緩交養分,養分緩急相濟,前期部徒長,中期不缺肥,后期不脫肥。使作物生長健壯。 五、綠色環保,無毒無害,無發揮,無流失,氮、磷、鉀利用率顯著提高。 四大效益同時獲得: 一、可有效防治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蟲卵及幼蟲。 二、與同等含量其它肥料相比,同等投入增產效果顯著。獲得同等作物產量,可減少肥料用量,降低種植成本。 三、高產高效,綠色環保,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四、藥肥合一,省工、省時、省力、省錢。
![]() 應用推廣 緩釋肥料肥效顯著:在大田作物、大田經濟作物、蔬菜及園藝等各種需肥作物上,均表現出明顯的增產特性,在等氮量條件下增產幅度在9-15%之間;在減氮20-40%條件下也表現出一定的增產性或穩產性。
![]() 最適情況: 鹽堿地使用效果最好:不容易燒苗! 南方高溫、高濕地區:養分流失小。 需多次追肥的作物:香蕉、芒果。 沙土地等養分容易流失的地區。 不容易追肥作物,如玉米、馬鈴薯、覆膜的作物。 東北等“一炮轟”施肥地區。 土壤肥力不好的地區。 注意事項: 緩釋肥養分釋放受溫度影響很大:環境溫度越高,養分釋放速度越快,如在黑龍江、山東、湖南地區的玉米專用控釋肥的釋放期不一樣。 緩釋肥養分釋放受水分影響也很大:當土壤水分含量大于15%,釋放速度不受水分影響。當土壤水分含量小于15%時,土壤越干燥,養分釋放越慢。如在內蒙等干旱地區,澆水條件不能保證時,要使用釋放期較短的控釋BB肥或不用控釋肥料。 緩釋肥釋放受土壤類型影響: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生產專用緩控釋配方肥、緩控釋復混(BB)肥。 采用的是目前國際先進的水溶型可降解納米包膜技術,養分釋放完全依賴于滲透作用,不受土壤pH值、微生物活動、土壤中水分含量、土壤類型及灌溉水量等因素的影響,實現了養分的控制釋放。可以有效避免前期釋放過快,后期供肥不足的缺點,可根據植物生長的需要持續、穩定地供給養分,實現了養分的最大利用率。釋放速率只受包膜厚度和土壤溫度的影響,其控制釋放原理十分科學。當土壤濕氣通過聚合物膜的細孔進入后,溶解膜內的養分離子產生內壓,并且根據溫度的變化控制釋放養分。溫度越高,養分釋放速率越快,而溫度高時植株代謝活動旺盛,對養分的需求量也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