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疫情常態化控制時代的首個全民購物節,今年京東618不僅對京東意義非凡,還承擔著拉消費、促增長的使命和責任。京東平臺累計下單金額超2692億元,再一次刷新歷史。京東不負眾望! 但殊不知,2692億全民的狂歡的背后,是京東技術面臨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驗——來自“數字世界”的洶涌的數據洪流、迸發的流量洪峰,給京東技術的穩定性、安全性、彈性帶來巨大挑戰。 內部大考 京東技術“抗住了” 與往年不同,今年618,是京東核心業務全面上云的第一年,也是京東融合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業務板塊成立京東智聯云后對其技術能力的第一次大考。面對同2692億一樣再創新高的云端的數據和流量洪峰,京東技術“扛住了”,?實現了穩定、安全、可信賴的技術護航。 這主要得益于,作為京東技術基石的京東智聯云全棧出征,為618搭建了一套涵蓋穩固且高彈性的技術底座,支撐超大流量超高并發的技術中臺,及以智能技術為引擎的豐富智能化應用在內的立體的技術支撐體系。 堅如磐石的技術底座:依托融合“ABCDE”的堅實技術底座,京東智聯云以超高彈性應對海量并發,流量峰值較去年618提升195.74;全球部署1000+個CDN節點,覆蓋100多個國家,CDN總帶寬同比增長113;提供云安全防護保障,實時識別攔截攻擊12.3億次;支撐超過去年京東11.11峰值1.8倍的集團上云專區專線峰值流量。 支撐超大流量超高并發的技術大中臺:作為京東技術的掌舵人,周伯文博士引領組建了京東技術委員會,并通過連通零售、物流、數科等多個技術中臺,搭建了全集團共建共創共享的T-PaaSTechnology PaaS,技術平臺即服務,同時深耕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安全、移動PaaS組件等多個領域,不僅形成了高效高能的集團級技術大中臺,還通過高效機制,使各技術版塊既能相互獨立又能相互及對外賦能,靈活調配,應對618技術大考。 除了堅實的技術底座和超級技術大中臺,京東智聯云將技術與京東業務緊密貼合,提供以智能技術為引擎的豐富智能化應用,為用戶提供涵蓋售前、售中、售后的極致購物體驗。在前端購買環節,用戶不僅可以通過“直播帶貨”享受超低價格,還可以提供智能寫作、搭配購、反向定制等方式,讓每一位用戶“各取所需”。京東技術正在推動從“人找貨“的零售上半場到“貨找人”的零售下半場不斷邁進。 顯然,“技術為本”已成為京東新使命的核心要義。然而,京東技術,不僅要經得住內部考驗,還要走出去,賦能產業。 京東技術?不止于京東 京東技術之所以能夠如此高效支撐京東618、京東11.11等流量高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過京東潛心多年悉心搭建的技術生態,潤物細無聲般的技術滋養,逐漸積累而成,是京東技術基因的本質體現。 通過17年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之路的探索和積累,京東技術不僅建立了全域的技術體系,繁榮的技術生態,還基于京東集團在零售、物流、金融等眾多領域的實踐積累,形成了一體化全場景全鏈路的數字化基礎設施。2019年8月,京東斬獲智能供應鏈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領銜智能供應鏈國家戰略發展,并依托智能供應鏈這一超級端口對產業賦能;今年5月,京東智聯云發布了“下一代智能協同開放平臺”,打造一站式的政企內外部協同管理服務,助力政企數字轉型;6月16日,京東集團及京東智聯云攜手2020服貿會,打造“云上服貿會”數字平臺,推動“會展新基建”。京東技術,并不至于京東,正在從一體化走向一體化的開放之路,推動京東步入高速發展的下一個10年,賦能政企,釋放動能。 “作為首批把實體經濟搬上互聯網的企業,京東一手連接產業互聯網,一手連接消費互聯網,連通供需兩端。同時,作為產業互聯網的先行者、數字城市的同行者,京東通過京東智聯云這一技術與服務輸出的核心平臺,讓京東技術在全方位助力京東以供應鏈為基礎的內部核心業務的同時,通過自有場景的千錘百煉鍛造和不斷迭代,對外輸出,助力實體經濟的數字化發展?!本〇|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智聯云總裁周伯文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