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學生,一次摔倒,一則扭傷,就讓耐克的股價重挫 1.2%,按錢來算就是 10 多億美元的市值損失。 蔡恩 · 威廉森,杜克大學的大一新生,也是其校隊——藍魔鬼的主力大前鋒,2019 年 NBA 選秀狀元的有力人選。在昨日全美矚目的北卡 VS 杜克的 NCAA 比賽中,他踩爆了一雙 NIKE PG 2.5 后受傷離場,并且再也沒有返回比賽,于是造就了上述的一切。 在體育氛圍濃厚的美國,耐克遇到的麻煩,就好比在國內蔡徐坤吃了某個火鍋之后食物中毒,自然是會被粉絲以及吃瓜群眾黑到不能自理。 從事前事后的資料看,這事發生得有一些預兆,耐克多少算咎由自取。而一種陰謀論也在悄然間傳播開來。 美國人民真愛大學體育 之所以蔡恩的受傷鬧出了那么大動靜,跟比賽本身的擁有巨大影響力密不可分。雖然看起來只是一場大學生籃球比賽,但在美國國內,這場比賽的球票價格超過了 NBA 全明星,原本 67 美金的球票被炒到最少 2990 美金一張,僅次于 " 美國春晚 " 超級碗。 這種大學比賽風頭蓋過職業比賽的現象,在美國體育中并不罕見。在 SPORTS MEDIA WATCH 所統計的 2018 年全美體育比賽收視統計中(排除 NFL 和冬奧會,因為加了以后這倆收視率會屠榜),大學比賽——主要是橄欖球和籃球——在前 50 席中占據了 18 席,并且包攬前四。 像橄欖球里阿拉巴馬大學 VS 克萊姆森大學,籃球領域杜克大學 VS 北卡這樣的宿敵對決,更是會在當周成為媒體聚焦的核心,職業聯賽都要靠邊站。 這背后是悠久的北美校園體育歷史,既有宗教神棍(我曾經在《吳亦凡也帶不動 " 美國春晚 "》一文中簡單寫過),也有地緣恩怨,此處暫且按下不表。 比賽當天也是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尤其名流云集。比賽當天,前美國總統奧巴馬也蒞臨現場觀戰,而離他不遠處,加爾 · 福爾曼也來了,這位公牛隊的經理顯然不是單純來看球的,本賽季戰績不佳的公牛,是該為選秀做準備了。 而今年狀元秀的最熱門人選,正是蔡恩 · 威廉森。在猶太教傳說中,他名字中的 "Zion" 是耶和華居住的夢想之地。而現在的蔡恩,則是所有 NBA 的夢想新秀。 解釋這么多背景,即是想向非球迷說明,這次的球鞋事件,會給耐克造成了多么惡劣的影響。它造成了一個三輸的局面:杜克輸掉了比賽,蔡恩選秀前景成謎,以及耐克自己被口誅筆伐。 如果說在中國,大家更多將球鞋視為一種裝飾品來購買,對質量問題沒有那么敏感。那么在美國這種濃厚的體育氛圍環境中,對于運動明星的實際傷害,輿論就難免往陰謀論上面想。 耐克最近比較煩 耐克官方當然將蔡恩一事解釋成意外,并表示將認真調查事故原因。不過陰謀論的故事顯然更加動聽一些。 眾所周知,耐克之所以能夠在今天占據籃球鞋領域的半壁江山,與當年慧眼識珠重金簽下還在大學的喬丹密不可分。從此之后,大學籃球明星就是各家公司的必爭之地。 蔡恩自然也是一些耐克的競爭者——比如 UA 和阿迪達斯——爭奪的對象。此前蔡恩曾經多次參加阿迪達斯組織的訓練營,加上公開表示過喜歡哈登,因此有消息說,他已經很接近阿迪達斯。 陰謀論就是,為杜克提供籃球鞋的耐克眼見簽約蔡恩無望,便在他的鞋里動了手腳。 這種突破商業倫理的傳言當然是捕風捉影,但要說這件事真的是偶然的意外,卻也不盡然。在此之前,耐克的產品就已經出現多次質量問題。 先介紹一下 NIKE PG 2.5 這款鞋,也就是蔡恩穿的這雙,顧名思義,是耐克給保羅 · 喬治做的鞋,延續了 PG2 的鞋身和腳踝設計,鞋頭采用 Dynamic Wings 穩定設計,鞋面及中底專門加寬,前腳掌配備了 10mm 的 zoom air 緩沖氣墊,緩沖較強。而后腳跟采用 phylon 材質,緩沖較弱。大底上使用 XDR 耐磨材料,不過刻痕較淺,耐磨一般。 PG 2.5 可以說是這幾年耐克的明星產品,諸如與索尼 PS 的聯名球鞋合作,用的就是這款鞋。之前這款鞋的口碑也一直不錯。 事發后,就有球迷分析了這款鞋的先天不足: 不同版本的鞋照片看的出,外腳背連接帶與鞋底連接均有鼓包,程度不一,但起碼說明連接帶與鞋底的接觸黏連面積明顯不足。 再加上蔡恩恐怖的體重,本身并不適合輕質化球鞋,更適合厚邦和腳背面材料面料拉扯性更強的類型。 而且很多鞋迷都知道一件事情:一雙球鞋通常都擁有市售版和球員定制版兩個版本。球員定制版會用更貴更好的材料,來加強球鞋的強度,以保護球員。通常這種加強會在碳板、鞋墊和 TPU(熱塑性聚氨酯,可以理解為足弓的穩定系統)。而市售版沒有這些,因而安全系數差很多。 目前不知道杜克大學是否是直接用市售版,但肯定并不會根據每個球員自己的特性去增強球鞋性能。當面對蔡恩這種 130 公斤的怪物時,最終承受不住。 而這也不是近期耐克遇到的唯一麻煩。就在不久前,許多球鞋收藏者都發現,在 Kobe4 Protros 這款鞋上,耐克并沒有按照承諾的那樣,內置全掌氣墊,引起了軒然大波。 與處理蔡恩事件一樣,耐克官方對這件事情的回應輕描淡寫:" 我們確認鞋跟處有氣墊,但沒有全掌氣墊,要是您不滿意,可以退鞋。" 也許是因為耐克在籃球鞋市場一直處于強勢,旗下球星也多。躺著掙錢久了,也就失去了認真服務消費者,乃至球員的動力。 在蔡恩以前,魔術隊小前鋒戈登同樣面臨過球鞋開裂的事情。而其贊助的 NBA 球衣,也一直被吐槽質量不好。所有的這些累加,最終累積成了蔡恩事件的爆發。 借用虎撲一位用戶的話來結束這篇文章吧,希望耐克懸崖勒馬: 來源: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