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純電動汽車領域因驅動技術轉變帶來突破機會,中國由此興起一股跨界造車熱潮。在積極投身新能源汽車藍海的造車勢力中,恒大憑借雄厚的資本實力、尖端的技術和前瞻的全產業鏈布局,占據了行業高點,如今還將獲得世界頂級學府哈佛大學的科研實力加持。 據了解,許家印于3月18日在香港會晤了哈佛大學校長Lawrence S. Bacow一行,雙方將圍繞恒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和人工智能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和研究。 ?許家印歡迎哈佛大學校長Lawrence S. Bacow一行的到訪 此前有人曾質疑:恒大如此跨界能造好車嗎?事實上,“門外漢”締結造車傳奇在汽車界早有先例。全球汽車制造巨頭日本豐田,是以紡織業起家,于1933年開始跨界轉型進入汽車制造領域。吉利汽車創始人李書福早前是制造冰箱和冰箱零配件開始創業的,而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則是通過制造電池發家。 而恒大的造車決心和實力不亞于任何一個跨界造車的企業,其不僅打破了造車的資金及技術壁壘,還具備獨特的造車全產業鏈優勢。 恒大主要高管與哈佛大學校長Lawrence S. Bacow一行會談交流 眾所周知,投資整車制造項目的金額巨大,后期在運營、品牌推廣等方面還需要投入大量的經費。而恒大的強大資本實力成為其造車強力后盾。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其現金余額超2000億。而根據恒大最新的盈利預告,其2018年凈利潤和核心業務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其中核心業務凈利潤同比大增90%以上,料超770億,將再度刷新行業最高紀錄。 哈佛大學校長Lawrence S. Bacow一行參觀恒大香港總部 在最關鍵的技術研發領域,恒大目前已具備世界頂級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能力——瑞典薩博、科尼賽克整車研發和制造技術,日本最先進動力電池技術,以及荷蘭先進的輪轂電機驅動技術,構建起強大的技術與產品優勢。 通過一系列垂直整合,恒大迅速構建起完整新能源汽車產業版圖,成為唯一一家完全打通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造車勢力。 如今新能源汽車行業機遇與風險并存,不管新老企業都將經受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的考驗,而擁有“資金+技術+全產業鏈”三重優勢加持的恒大,很有可能就是下一個異軍突起,譜寫“跨界造車傳奇”的造車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