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章丘本地,林炳元是現在為數不多依然用傳統制鍋工藝制鐵鍋的鐵匠,17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習鐵匠,到現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幾十年如一日,一直憑借著自己的手藝吃飯,堅持用祖宗傳下來的東勺打鐵工藝制鍋。說起林炳元的父親林郎璧,當年曾是當地頗有口碑的一名鐵匠,年輕時繼承了祖上傳下來的鐵匠鋪子,憑著一手好手藝在鐵匠圈里頗有口碑,街坊鄉里都知道林家的鐵匠鋪,老板勤勞又實在,手藝還精湛,所以鐵匠鋪的生意一直紅火。到了林炳元這一代,父親林郎璧更是把林家打鐵手藝的傳承重擔寄托在他身上。林炳元成人后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鐵匠手藝,他天資聰慧又肯吃苦,每天跟隨父親學習打鐵制鍋的手藝,漸漸對手藝越發嫻熟,打制出的鐵鍋跟父親的手藝不相上下了。 父親去世以后,林炳元獨自撐起了鐵匠鋪,繼續給本地鄉民和很多遠道而來買鐵鍋的客戶制鐵鍋。憑借自己的本事,林炳元娶了媳婦成家立業,生了一雙兒女,生活還算美滿幸福。林炳元覺得,對他來說,打鐵就像吃飯睡覺一樣,是他一輩子的工作和生活。后來子女先后考上大學,林炳元特別欣慰,工作越來越有動力。盡管兩千年前后鍛鍋行業開始普及機械化操作,機械制鍋效率高,產品出貨快,對章丘當地的手工制鍋生意帶來不小沖擊,很多手工鋪子撐不下去漸漸沒了生意,林炳元的鋪子開始也受到了一些沖擊,但是還是籍著林家在當地的好口碑和林炳元過硬的手藝,加上以前的老客戶們非常支持他的生意,林炳元的生意在受到剛開始的一些沖擊后又慢慢恢復了狀態,尤其識貨的客戶還是一如既往的支持他,還帶來了不少新客戶給林炳元。“舌尖上的中國”節目播出后,通過節目播出造火了章丘鐵鍋,三萬六千錘制一口鐵鍋,無論技藝還是質量都經得起敲打。 林炳元一直拒絕用機械加工代替手藝,堅持用傳統的東勺技藝打鐵制鍋,每一錘都融進了林炳元堅守五十多年的匠心和手藝。林炳元總是滿臉真誠面帶微笑,他覺得用自己的傳統手藝制鍋,給客戶造口好鍋,客戶用著放心踏實,他自己覺得更踏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