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已過,凜冬將至,針對目前中國企業普遍面臨的局勢,達晨財智執行合伙人、總裁肖冰給出了幾點建議,分享了民營企業該如何存活;當前情況下,企業最應該做什么等問題的看法,希望能對目前正在迷茫的企業家有所幫助。 文/陶輝東 投中網(China-Venture) 2018年10月29日-30日,一年一度的“達晨年度經濟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行。 達晨財智執行合伙人、總裁肖冰做了主題發言,分析了當前錯綜復雜的局勢,直言達晨的最高目標是一直活下去。 肖冰表示,過去一年民營企業數據非常糟糕,形勢非常困難。 達晨系的企業中,出現風險預警的企業比例也高于往年,這是一個很大的警示。 在去杠桿、貿易戰,以及環保、社保、稅收等錯綜復雜的因素影響下,現在的企業家普遍感到特別困惑、焦慮、迷茫。 但肖冰強調,每個企業家,既然選擇扎根這片土地,就只能夠改變自己、適應環境,而不能奢望國家出一個重大政策一下子救回來。 肖冰也給出了幾點建議。 首先,在負債和杠桿方面要謹慎,特別小心短貸長投。 企業家應該先看現金流量表再看利潤表,不以現金流為目的的利潤都是耍流氓。 另外,在當前局面下,切忌多元化發展,也不要盲目擴張,在有10分能力擴張的時候,最好只做9分甚至8分。 以下為主題演講實錄,由投中網整理: 我們這個年會正好處于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一個關鍵的時刻。在這個時刻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機會非常難得。 我覺得在這個時刻達晨應該有人站出來給大家喊喊話,作一個貼心的交流。 我本人其實有公開演講的恐懼癥,但是這時候我必須要站出來跟大家作一個交流。 現在是一個什么樣的時刻?盛夏已過,凜冬將至。 中國的經濟現在是不是進入到冬天的時候?我們看各種媒體的報道,形勢比較難。 所謂L型走勢,甚至底部還沒有完全確立,這種講法讓我們感覺到經濟比較困難。 民營企業營收、利潤雙降 企業家焦慮迷茫 我們看到一些統計數據也體現了,不管營業收入還是利潤,我們民營企業的數據都非常不好看。 我們收入同比下降20%多,利潤也下降20%左右,數據來說是比較糟糕的。國營企業的數字還比較漂亮,但是民營企業確實比較困難。 這些出問題的企業各有各的原因,不幸的企業各有各的不幸。 影響我們企業的因素是特別復雜的,不是某一個因素。 現在企業家交流都感到特別困惑,特別焦慮,特別迷茫。 有去產能造成的、去杠桿造成的,有環保、社保、稅收造成的,當然也有中美貿易摩擦國際因素的影響,各種因素錯綜復雜,大家感覺到特別迷茫。 現在最紅的人是誰?經濟學家,他們特別忙碌。 我們上午請了兩位經濟學家,都是網紅級的經濟學家,他們的檔期非常滿。為了他們的檔期,我們的年會時間調整了好幾次。 企業家只能改變自己 不能奢望重大政策拯救 宏觀經濟學家今天上午講得非常精彩,但是他并不能解決我們企業的問題。 我們的企業家怎么做,怎么辦?這種環境怎么辦? 大家關心這個,好像他們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宏觀經濟學家不能幫助我們企業解決自身的問題,自己的問題還是要靠自己來解決。 但是有時候我們一想,也換一個角度來思考。 我們不能夠改變這個環境,我們不能奢望國家出一個什么重大的政策一下子把我們救回來,把我們的民營經濟怎么樣幫助一下。 不要奢望那些東西,那是我們改變不了的。 我們每個具體的企業家,只能夠改變自己,適應環境。 你要不就是適應環境,要么就是離開這個環境,要么就是死路一條。 沒有另外的路可以選擇。 既然大家選擇不離開這個環境,選擇扎根這片土地,把企業繼續干下去,我們就要選擇適應環境。 不管是企業也好或者是生物體也好,只有適者生存是永恒的真理,我們要適應這個環境。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恐龍,統治地球一億多年最后滅絕了,大不一定不倒,說不定一夜之間崩掉了。 所以,我說中國的企業要樹立一種敬畏周期的意識。我們大部分的企業家沒有周期的意識,也沒有周期的基本概念。 因為過往中國過著比較長時間的好日子,一直在高速的發展,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周期性的波動考驗。 過往十幾年好幾次的波動,政府用強有力的手拉起來了。 周期的考驗這個時候開始來了,所以我認為大部分中國的民營企業這時候最高目標是三個字:活下去。 我們觀察,所有偉大的企業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危機意識特別強。包括華為的任老板,每天思考的是失敗而不是成功。 所以他寫《華為的冬天》,比爾·蓋茨說微軟離破產只有18個月。萬科最高的目標是活下去,萬科賬面上有1000多億的現金。 達晨的奮斗目標是什么?過去幾年里面,不斷有人問我達晨的奮斗目標是什么?不是要多大的管理規模,或者行業排名第一。 其實在萬科郁亮說活下去之前,在公司內部,我跟大家講的達晨的奮斗目標就是一直活下去。 在我們這個行業,一直活下去的機構就是行業的前幾名。 2000年跟達晨一起成立的機構在深圳有幾百家,現在還在的可能就只有5家,而這5家就是這個行業的前列。 這一次的周期又會淘汰70%到80%的同行,再經過幾輪以后活下去的一定是行業的前列,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一直活下去。 面對困難堅持下去 是最寶貴的企業家精神 在高速發展的時候,特別浮躁的時候,我們忘記了一些基本的東西。 我們的國家也好,我們的企業也好、個人也好。 忘記了一些基本的、最樸素的邏輯,一些不變的真理。 最近特別紅的一本書是雷·達里奧的《原則》。 大家開始看這本書,好像開始關注到一些基本的、原則性的東西,永遠不變的東西。 大家老追求一些變化,但是真正做企業,永遠不變的是什么? 這些東西我們可能有時候忽略了。哪些是不變的? 第一條在最困難的時候我特別強調的,就是企業家精神。我提的企業家精神,可能含義特別多,特別豐富。 在這個時候我們強調的企業家精神里面最核心的點就是意志力,就是面對困難巨大的壓力不垮下,還能堅持下的勇氣,這是最寶貴的企業家精神。 我們大家現在是在湖南,我覺得湖南湘軍是特別有企業家精神的。 湘軍打仗沒有什么訣竅,唯一的訣竅就是打呆戰、不退縮,碰到困難了接著干,堅持最后五分鐘的勇氣。 這時候就是考驗我們企業家意志力的時候,各種困難、各種負面。如果我們垮下了,企業就垮下了,我們怎么不垮下?這就是精神的力量。 我老是關注人的精氣神,如果他的精氣神沒有倒,這個企業就有希望。有些人他精神已經垮了,這個企業離垮也不遠了。 當一個保守主義 這時候我們要成為保守主義者。 以前中國提到保守主義是特別負面的,因為中國過往這么長的高速發展的時期里,經濟一直滾滾向前高速發展。 同時還有很多法律的漏洞、灰色地帶可以鉆,這時候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冒進到最后你都能比較成功,保守的好像就不太行。 所以我們老是嘲笑李嘉誠沒有抓到中國房地產的最后一波。 現在我們發現保守主義的力量是特別強大的。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往往是極端的樂觀主義者,也是極端的悲觀主義者。 你不是極端的樂觀主義者不可能選擇創業,如果不是保守主義,你這個企業活不長久。 保守主義我覺得可以說這么幾個方面。 第一個,最近,我們發現出現很多資金鏈斷裂的事情,包括上市公司。 很多出現資金鏈斷裂的企業家,往往杠桿太大,面臨很多風險,我發現他們的心態都是埋怨,怨政府、社會、怨各種。 我們企業家要有反思,當年借款的時候沒有一個人逼著企業去借款,你當時忘了一個最基本的原理,借錢是要還的。 有很多企業就沒有想著要還錢的事。 借錢是有成本的,借的時候沒有想到大的浪潮過來的時候,會把企業拖到萬劫不復的地步。 這一次大家要受很大的教訓,在負債和杠桿方面要謹慎。 特別小心短貸長投,還有卷入一些民間的借貸是最危險的。 第二個,現金流。 2008年的時候,有美國的VC給他們的企業寫了一封信,說你的現金比你媽媽還重要。 當時我們很震撼,中國的企業沒有這個概念。 后來四萬億迅速的把中國經濟拉起來了,當時中國的很多企業快垮了,但是后來被救起來了。 不以現金流為目的的利潤都是耍流氓的。 我們很多企業的報表利潤很高,但是他突然之間就完蛋了。 所以企業家每天應該看看你的報表,一個企業有三張報表,要多看現金流量表,再看損益表。 利潤高低并沒有生死存亡的風險,但是現金流出問題了你就可能有死亡的風險。 我們一個企業融了好幾個億的錢,但是半年就差不多崩盤了。這個企業家還在跑業務,沒有看現金流,一夜之間就完蛋了。 很多訂單、業務寧愿不接,現金流不好的業務這時候寧愿放棄。 再就是切忌多元化發展,特別是盲目的、不相關的多元化。 盲目多元化會導致你毀滅性的風險。 在經濟高漲的時候,做的不行可以收回來,在這個時候你的不切實際的多元化布局就可能把你拖死了。 應該聚焦你的主業務,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業務才能保證企業的安全。 再一個,擴張節奏特別重要。 我們很多企業融資前比較穩健的發展,融資以后大量的招人,大量擴區域,大量上新產品。 結果迅速上去迅速垮掉,它擴張的速度超過了自己的能力范圍,這是特別常見的。 所以我說,現在這時候擴張一定要留有余地。 你有10分能力的擴張你只做9分甚至8分,你留一點。 如果失敗了有風險你還可以收回來,不要把自己繃得很緊,一旦斷了風險特別大。 埋頭掙錢,修煉內功 曾經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的企業比較高調,會做一些品牌推廣、宣傳來包裝自己。 然后給競爭對手,或用心不良的人一個輿論借口,導致這個企業陷入比較大的輿論風險。 我認為目前,企業應該埋頭掙錢,修煉內功。 不要去貪圖虛名,過度包裝、高度宣傳。 特別是一些2B的公司你埋頭掙錢就好了,沒有必要去做一些無謂的高調的宣傳,不然很容易出現風險。 再一個不要當憤青。 企業家只需要把企業管好,把你身邊的人管好,少裁員,少降薪就算對國家做出巨大的貢獻。 別的事情少做,少花精力。 目前,中國進入到法制開始完善的階段,法制逐步完善,執法的力度非常強,有一些企業遭遇到法律的風險。 我建議大家梳理一下自己的業務,有哪些可能是有些灰色的,跟法律邊界有沖突的,趕緊把它停下來。 如現在很多影視公司人人自危,包括很多同行,財經類的很多公司都或多或少出現一定的法律風險。 大家一定要警醒一下,有一些不該做的事堅決把它停下來。 企業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掩蓋了很多基礎管理的問題,對于企業而言其實要補上基本的科學管理課程。 絕大部分企業家都是沒有辦過公司的,很少辦了一個大公司,二次創業出來的,初次創業的企業領導者,更多都是直覺型的管理。 停留在第一階段,靠個人的經驗、直覺,沒有建立一個科學管理的體系,大家應該趁這個機會好好的補上管理這一課。 通過科學管理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把企業的競爭力達到最強。 最近很多企業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迷失了自我,做了一些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事情,讓大家特別緊張、特別關注。 損害消費者之后品牌重新建立是非常難的,究其原因就是這些企業忘了創辦企業的初心。 企業應該是把消費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以客戶為中心,這也是給企業的一個警醒。 再就是科技的創新。 在創新方面以前走的都是非常容易的路,先找了一些容易的路。 比如說仿制山寨的創新,現在容易走的路都走完成了,未來要走真正的科技創新,這一條路必須要往前走。 更值得一提的是品質主義和工匠精神。 很多企業都抱怨這個市場需求不行,產品賣不出去,卻少有反思自身的產品、服務是不是達到了消費者的需求。 所以不要簡單抱怨市場消費不足,各種外部的因素,更多站在自己的角度進行提升。 眾所周知,經濟下行的時候是各種社會矛盾相對比較尖銳的時候,企業往往處在各種矛盾交匯的中心。 比如說經濟不好要裁員,員工的關系就會比較緊張,降上游的成本可能會導致跟供應商的關系比較緊張。 我覺得應該比較藝術的來處理這些關系,盡量不要主動激化這些矛盾,有些企業做得特別笨,無謂的激化了這些矛盾,陷入了無休止的紛爭。 這一點也是對大家的提醒吧。 最后要關注的是身體狀況。 現在這個時刻是中國的民營企業家身體狀況最差的時刻。 我統計了一下,最近很多企業家倒下了,倒下的比例最大的一個病是心臟病,心臟猝死的案例特別多。 達晨系的企業也有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倒下了,就在幾個月前,這個企業是個特別有抱負的企業,也特別有行業地位的企業,正在準備去IPO上市的,結果企業家一倒下,這個企業就陷入了很大的風險。 大家還是要考慮好身體健康和工作的平衡,自己一定要做到長期健康的走下去,因為創業是馬拉松。 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說,看到很多人抱怨沒有投資的機會,我覺得抱怨的人可能以前主要做的是套利和投機。 現在投資只能通過價值投資來實現獲利,以前的套利和投機的機會已經不存在了。 危機孕育偉大 還有很多人看到了危機,我認為危機并沒有那么可怕。 危機往往是孕育偉大企業的最好時機。 往往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會產生一些非常優秀的公司,行業不好的時候,大家都想著升級、轉型,不用政府、不用專家教授講,企業都會自發去做。 雖然是過冬但不是貓冬,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了。 有很多優秀的企業就是在逆境中成長起來的,達晨系的企也有這樣的案例:尚品宅配就是在全行業虧損的時候突然崛起的。 在經濟形勢不好時,對于企業來說有三件大事。 1,股權融資的事要抓緊,不要太在意估值,拿了錢為主,趕緊多備糧草。另外節奏要掌握好,不要等沒錢了再去投資。 2,加大創新的投入,即便企業的裁員,最后一個裁的也應該是核心研發部門的人,他們是企業最寶貴的,一定要把咬牙保在最后,哪怕節衣縮食也要把他留下來。 3,進行組織再造。 以前是高速增長的組織狀況,現在放慢以后應該是一個什么組織,是不是很多層級要做調整? 最近騰訊公司也在做調整,中小企業也應該靈活的調整,更多的適應市場的變化。 減員、增效、提質,這個空間太大了,前幾天我去東莞投的一個企業。 員工800人減到300人,效率還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因為它做了自動化的改造,整個效率提高了。 有很多企業學習新的管理工具、管理軟件,就是盡量的把自己的效率提高,盡量壓縮公司的運營成本。 敬畏周期,勝者為王 企業家要敬畏周期,更要感謝周期,要感謝這種變化。 正是通過這種周期性的波動,才會淘汰掉很多不合格的對手。 讓行業的秩序比以前更好,讓頭部效應更明顯。 剩者為王,要做最后剩出的強者。 今年前三季度達晨沒有放棄投資,還在堅持投資,投資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對于面向真正創新的價值投資,市場永遠是春天。 作為堅持價值投資的投資人需要抓住這個機會。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窗口,多抓住幾個明星項目。 雙11在即,特地推出了“雙十一創新者福利票”,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即可免費獲得大會通票一張,直達7大會場。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對觀點贊同或支持;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