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乘聯會不久前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158.7萬輛,同比增長7.7,實現了自2018年5月以來的最強正增長,7月作為傳統淡季則呈現出“淡季不淡”的消費走強態勢。 在大盤影響下,轎車、SUV、MPV市場分別各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但SUV市場勢頭明顯好于轎車和MPV市場,7月SUV綜合銷量為73.2萬輛,同比增長13.7;1-7月累計銷量為430.5萬輛,同比下滑12.5。 相對而言,SUV市場在疫情過后展現出了更強的回彈趨勢,這無疑顯示出了更多消費者的主觀意愿所在,也表明了中國車市的核心資源——SUV市場購買力仍有想象空間?!暗肧UV者得天下”這句曾經一度被質疑的車市格言如今又要被重新提起。 拐點將至,SUV市場再做前鋒? 在此次疫情到來前,中國汽車市場內SUV銷量趨勢持續走低,消費潛能也因此被持續看衰。但在疫情后的回暖期,SUV市場卻展現出了驚人的韌性,這也讓我們看到了這片“紅?!敝氯源嬖诘母鄼C遇。 具體來看,在中國車市整體銷量走向下行之后,內部各細分市場的份額開始出現更多變化,整體來看一度被認為是藍海的MPV市場并沒有達到人們預期,從2017年到今年前七個月,市場份額不斷下降,轎車市場基本保持穩定,SUV則吞下了MPV的那部分份額。 因此,不難看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消費者對 SUV市場的接受度依然處于高位,而從SUV細分市場各級別車型銷售情況來看,A級SUV仍然是最大的細分市場,而B級SUV則成為增長最迅猛的市場,這與車市整體30萬及以上中高端車型的增速基本一致。 那么,目前SUV高端市場情況如何?從具體數據來看,這一領域目前仍是合資品牌間的賽場,其中老牌勁旅日系德系激戰最酣,以上汽大眾為例,當月大眾品牌SUV家族累計銷售超過4.3萬輛,同比大幅增長25.8,不僅跑贏車市大盤,也跑贏了SUV細分市場整體增速,為德系軍團拿下一分。而日系方面,本田、豐田SUV系列也在持續沖刺高端,實力不俗,同樣不容小覷。 戒驕戒躁,上升階段更應加倍警惕 在一片7月銷量帶來的歡騰聲中,也有著不和諧的批判之聲。例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上汽大眾,盡管SUV領域表現強勁,但整體銷量相比去年同期依然處于下滑態勢。 更重要的是,作為我們所熟知的中國最早一批合資企業,上汽大眾的發展一直被行業內所看好,也習慣了穩坐銷量冠軍的位置。冠軍“失速”、 “上汽大眾怎么了”成為了近期人們所談論的焦點。那么,上汽大眾銷量未達預期的主要原因在哪?從市場層面來看,這一結果是三個因素共同疊加造成的。 首先,分析同比數據則必然要考慮到數據兩端的具體情況。2020年上半年,車市受到疫情影響銷量驟減,消費需求以及庫存壓力在7月得到普遍釋放,這是此次車市“小陽春”的最關鍵動因。而2019年的主要環境因素則是持續2年之久的車市寒冬。 相對今年而言,2019年的上汽大眾扛住了車市寒冬的壓力,成為了為數不多銷量表現堅挺的車企,這讓它在起點上站在了高位,為今年的同比數據帶來了不少的先天壓力。 實際上,如果對上汽多有關注,不難發現不僅上汽大眾,上汽集團的幾個品牌已經在去年開始紛紛進入戰略調整期。上汽通用五菱推出新寶駿品牌、對五菱進行換標,進一步加碼乘用化和品牌向上;上汽乘用車經過一輪高速增長后,也進入換標、多品牌并行發展階段;上汽大眾則在一輪SUV攻勢后,對斯柯達品牌重新定位,并聚焦整體銷售質量的提升。 更重要的問題是,對于上汽大眾來說,此次戰略調整還有正更深的縱深意義,即產品線的全面升級。今年上半年,上汽大眾繼續推進中高端產品線布局,這一調整的結果必然會帶來銷量的暫時性萎縮,但從長遠來看,整體產品架構的提升和銷售質量的提高顯然利大于弊。 因此,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中,7月份的銷量誠然十分重要,但也不必過度解讀。戒驕戒躁,根據公司發展階段布局,不斷調整產業趨勢,才能在未來合力打出一記漂亮的回旋,共同推動中國汽車市場拐點來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