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跑高速時120碼有的車很穩,有的車卻很飄?相信各位車主或多或少都開車上過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上開車的感覺跟平時在市區道路開車是完全不同的,時速120km/H的速度讓人心潮澎湃,在這樣的速度下開的車不一樣感受也完全不同,那么為什么有的車在時速120km/H時感覺非常沉穩,而有的車卻感覺很飄呢?最直觀的解釋就是跟車有關系了,估計有不少人對于美系車的印象就是底盤扎實、穩重,在高速公路上開起來不飄可能有不少人認為汽車開起來飄不飄跟汽車的重量有著直接的關系,汽車開起來太飄是因為太輕了,特別是對于追求輕量化的日系車來說。上了高速公路更容易體現出來,其實有一些自身比較重的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時候也同樣會飄。最科學的解釋有四點,第一個是汽車的濾震性,第二個是汽車的操控性,第三個是空氣動力學,第四個是駕駛者的主觀感受。那么就讓我們一起看看經常跑高速公路的網友們是怎么說的吧 感覺德系歐系的汽車跑高速比較穩,個人認為是因為歐洲地區因為地廣人稀,所以很多地區的高速公路都不會限速,所以為了增強汽車在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會對汽車的底盤結構調教的比較硬朗、緊湊,所以這些品牌的汽車在跑高速的時候比較穩。而日本因為人口比較多,國土面積小,多數人行駛的都是市區路況,所以設計汽車時會將底盤調教的偏柔軟,跑高速的時候車就會感覺很飄,沒有德系歐系車的那種扎實感。買車用車就是圖的一個安全,每公里的油耗多個一兩毛錢真的不算事,按照一般家用車每年跑3萬公里計算,每年油錢也就多了3000多,但是法系車跑高速的時候感覺真的很穩,前后的防撞梁也很扎實,雖然咱買車不是用來撞的,但總要以防萬一不是,個人感覺法系車能給人更多的安全感,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得去為家人負責不是嗎?據我了解到的,德系車在跑高速的時候感覺很穩,是因為德系車在調教的時候會將后輪的傾角和束腳調整的比較大,而日系車跑高速很飄是因為角度比較小,所以德系車相比日系車更費油也更容易吃胎。如果把德系車的后輪傾角和束腳按照日系車的方法調教,估計同樣會省油不吃胎,同樣上了高速也會發飄 各位車主們你們開的是什么車呢?有沒有國產車啊,你們的車跑高速的時候回感覺很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