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靠衣裝馬靠鞍”! 但這年頭,偏偏不可以以貌取人,特別是衣著, 穿著牛仔褲和T恤的可能是身家百億的大佬, 而穿得西裝筆挺,皮鞋锃亮的可能是房產中介,也可能是汽車4S店銷售, 不說這兩個行業不好,而是這個行業的辛苦和待遇與光鮮衣著的落差太大, 之前我們也報道過汽車4S店銷售“喝雞血”,“剃光頭”、“大冬天的啤酒可樂洗頭”等視頻, 為了賣車,真的是夠拼了! 而最近,想象力豐富的4S店花樣又翻新了, 一家長安福特的4S店,銷售如果沒能完成任務,將會接受“吃苦瓜”的懲罰。 這家4S店位于長沙,因為當天車沒賣出去,一群員工被罰生吃苦瓜… 苦瓜炒熟吃就已經很難下咽了,生吃,那個酸爽!反正銷售員工是吃完就去吐了。 今年汽車市場行情不太好,整個市場銷量都在下降, 蛋糕就那么大,甚至還不斷在縮小,要想活下去,不拼命是不行的,競爭也由此變得異常慘烈。 對大眾、豐田、吉利這些不愁賣的品牌來說還好,消費者認可度很高, 而對一些本來就競爭力偏弱,不夠強勢的品牌來說,日子就不好過了! 而福特基本可以歸入后面這一類! 福特今年銷量一落千丈7月份,長安福特銷量滑鐵盧;8月似乎也沒有什么改善。 最新銷量統計顯示,7月份,長安福特銷量為33037輛,同比下降43%;1-7月累計銷量達265357輛,同比下降37%。 從產品銷量來看,7月份,長安福特全系產品銷量下滑,跌幅均達到兩位數,其中福克斯、蒙迪歐、翼虎等車型降幅超過50%。 其中,中型轎車金牛座銷量降幅最大,7月單月同比下降64%至728輛; 小型SUV車型翼搏7月銷量1129輛,同比下降62%; 銷量最高的車型福睿斯也下降了31%。 除了福睿斯這款“中國特色”車型還行以外,長安福特基本上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事實上,這種本土化車型也是目前大眾、通用、本田等車型在華投放新車的主要形式,迎合了中國消費者的口味,銷量自然也更出色。 但福特似乎在這方面沒有太多的規劃,如果不為中國“定制”車型,福特也沒有更多新車可以拿來國產。 即便是現有車型,換代車型上也沒有體現出“爆款”的特質,比如那個新一代的福克斯,因為外觀“顏值太低”而被業界吐槽! 新車型跟不上,老車型越賣越差,處境似乎不太妙! 總的來講,福特在華的衰落從2016年開始,自2016年在華達到銷量127萬輛的頂峰后,就是一路下坡。 2017年,福特在華銷量為119萬輛,下降6.3%;而長安福特更是下滑了13.7%。 2018年,這種墜落似乎開始加速,福特在華銷量1月下降18.4%,2月下降23.2%,3月下降18.8%,四月下降20.7%,而長安福特最近兩個月的降幅都在20%以上。 福特近年的口碑也不怎么好客觀說,福特是一個很沒有特色的品牌,想不出有什么光環, 而且在國內口碑還不怎么樣, “斷軸門”就不用說了,大量出現的案例說明這并不是一個個案,而很可能是產品質量上的缺陷,這一問題幾乎重創了當時大紅大紫的翼虎,此后便一蹶不振。 另外,長安福特車型做工粗糙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之前福特一直將這個鍋甩在長安身上, 讓消費者認為是做“面包車”起家的長安經驗不足, 現如今,長安自主品牌的做工也不會比長安福特差了吧,福特還有話可說嗎? 另外,福特之前在技術上的選擇似乎也不夠成熟, 跟隨大眾推出的渦輪增壓直噴+雙離合的動力總成并不成熟,特別是雙離合變速箱, 這也造成不少車輛出現了難以根除的故障,嚴重影響了福特品牌的口碑, 先如今福特幾乎已經放棄了雙離合變速箱,全面回歸AT變速箱, 但品牌的傷害已經落下了,被“坑”的那批車主無疑是很憤怒的。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福特品牌的包裝也做的很糟糕, 隨著福克斯這樣年輕化車型的“老去”,在福特身上似乎找不到讓年輕人尖叫的賣點, 產品不僅更新換代慢,也越來越沒有新意,在人機互聯和科技配置上也很平淡, 甚至有這樣的說法,90后、00后的世界里已經沒有了福特! 在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考慮購車的時候,福特的前景會更好嗎? 留給福特的時間不多了福特的重心在美國市場,這是毫無疑問的,今年1~4月,福特美國銷量800,650輛 而在中國市場只有27.6萬輛,但這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數字,而且是很有很多上升空間的, 有很多媒體分析認為,福特在華的衰落在于官僚化嚴重的管理體制, 福特亞太、福特中國、長安福特三者之間互相掣肘,福特對中國市場的放權做的很不夠,對市場的反應速度慢,管理僵化。 管理上的大道理,我們消費者也不懂,也不需要去管, 我們只知道福特的車越來越平淡,越來越沒有競爭力了,我們用錢包投票,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也許就會真的滿足福特的“心愿”:好好回去經營你的美國市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