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旅游報社宣傳推廣中心、新基建產業聯盟、華夏風物產業研究院決定共同發起“中國風物100”賦能計劃,面向全國范圍征選各品類代表中國之物,并利用全媒體宣傳方式,注入文化附加值,讓“中國風物100”賦能計劃成為推動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建黨100周年獻禮。 本次活動將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啟動征集,持續至2021年3月1日。本次活動評選方式將采用專家評審和線上票選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獲獎的地方風物和企業,將成為“中國新風物”助力計劃扶植對象,與值得買科技集團簽約,全力推動風物產品的互聯網整合營銷推廣,助力解決企業拓展互聯網品牌影響力。主辦方還將舉辦“中國風物100”頒獎典禮暨華夏風物研討會、“中國風物100”獻禮建黨100周年活動、華夏風物博覽會等。 據了解,“中國風物100”賦能計劃,以“征集代表城市之物、選拔代表中國之物、培育未來中國之物”為目標,旨在讓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風物真正被發現、被感受、被認知。同時,通過提高風物的品牌力和影響力,使“中國風物”成為人類美好生活的一部分,進一步堅實國家文化軟實力根基,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風物是指每一個城市的獨特物產、風景、文創產品以及當地人的生活方式等。比如,杭州的織錦、景德鎮的瓷器、上海的和平飯店和黃土地上的秦腔,都可以稱為各地的風物。”華夏風物創始人孫夢介紹,2020年6月上線的華夏風物APP,致力于通過風物“讓每一個人更了解中國”,以行政區劃為單元結構化整理中國城市的物產、景點、非遺文化和區域品牌,讓每個城市的精彩都被系統化地整理記錄和推廣到互聯網。 “由華夏風物APP發起創立的華夏風物產業研究院,將在風景、物產、人文、文化,數據內容和渠道之間為行業賦能。今后的文創,已不再僅僅只是簡單的設計和制造,更是要結合多產業、多行業,共同進行關于科學、技術、美學、符號學、譜系學、跨文化研究,從而真正創造出引領當代之物,讓中國的風物走向世界。”華夏風物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趙學強介紹。 華夏風物創始人孫夢說:“在當代中國文創發展中,國潮、鄉創與數娛是三個新亮點,新的數字經濟時代,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協同創新,中國‘新風物’有著非常好的發展前景和積極的導向作用。通過激發文化消費活力,推動城市新風物產品研發,不斷探索發掘‘代表中國之物’、‘代表城市之物’、‘改變地方之物’、‘創造未來之物’,弘揚傳統優秀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出民族文化自信。” 此外,參與的風物,將入選華夏風物大數據庫,憑借“華夏風物數據庫”的大數據技術,一站式呈現,匯聚垂直領域消費用戶,實現人、內容和商品之間的更高效匹配。同時,參與的城市風物,還將被收錄至華夏風物城市名片庫,力求讓每一個城市的優質特產、特色文化、秀麗風光走向世界,進一步用風物鏈接人與城市,用風物傳遞華夏文脈,讓世界感受美好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