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同江市區前往街津口, 三十幾公里的路程, 大概需要開四十幾分鐘, 這是同江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街津口,又叫赫哲族風情旅游區, 是赫哲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赫哲族是我國五十六個民族中 人數較少的一個民族, 這也就成為了他們的特殊之處, 吸引著大家前來探索。 前往街津口的路上景色非常不錯,兩側是綠樹成蔭,道路上的車子不多,空闊的行駛是孤獨的感覺,卻也是自駕最舒服的樣子,天氣真是好,一定記得要涂防曬霜啊,高透的陽光很容易把人給曬黑,天氣晴朗,藍天白云,晴空萬里,最重要的一點是溫度怡人,不會覺得很熱,吹來的風是涼爽的。 快要到達街津口的地方,平原變成了丘陵,出現了很多風力發電站,遠遠的看著卻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到達街津口,赫哲故里,有大大的門牌坊,兩條魚非常的顯眼,因為赫哲族有著深厚的魚文化,這是屬于他們的民族特色。 街津口是一個旅游小鎮,主要圍繞著赫哲族所展開的,首先來到了一個公園,上山的路只是簡單的石板鋪就而成,有幾個地方坡度也是蠻大的,攀爬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安全的,雖然不高,也是有些不易。 沿著山路往下走,朝著小島的方向,來到了吊橋的位置,因為最近江河漲水,吊橋是關閉的,游客行人是過不去的,有些遺憾,站在這里遠遠的觀望一下小小的江心嶼。小島的旁邊還有一個雕像,一個老人站在江邊正在揮動著魚竿,赫哲族就是主要以捕魚為生。 站在這里的景色也是非常棒,江里面的沙洲都淹沒了不少。用長焦往遠處探望,竟然看見了一座鐵路大橋,那邊就是俄羅斯了,據說,這座鐵橋可以從俄羅斯通往中國 。 這邊也有游艇可以觀光,因為江中就是俄羅斯邊境,去看看也是不錯的,最后可以將你送回碼頭,不過因為我還要繼續往上爬,所以沒有體驗。 看著一些人來來往往的去到山頂,我也沿著小道上去看看,原來上面是一個哨所,我選擇沿著原路返回,走走山間小道別有一番意思。 站在半山腰眺望小鎮,這是赫哲族的故鄉,是赫哲族時代居住的地方,環境確實非常棒,就像世外桃源一般。 從山上下來,餐廳都是吃魚的,全魚宴,街津口就是一個“吃魚”的地方,這里的魚比較新鮮。魚皮畫,魚皮衣,都是赫哲族最傳統的東西,正在逐漸地消失,現在能夠看到這些也實屬幸運了。 這一條街是為了旅游而新建的,有各種各樣的商店,就是我們所說的商業街,是街津口最主要的一條街,也可以叫做壁畫小鎮,小木屋的外墻有不少彩繪圖案,都是非常的有意思,邊走邊逛還蠻有趣的。 穿過那條商業街,繼續往前就是街津口森林公園,接著我來到了赫哲族文化園,這里是一個景點,主要是關于赫哲族的一些文化和介紹,需要購買門票進入,手機可以支付。 偌大的廣場有一些雕塑,體現著赫哲族的風情。旁邊的幾棟小木屋是赫哲族文化博物館,主要講述了赫哲族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這是他們獨特的文化。赫哲族的歷史悠久,長期靠捕魚為生,漁獵文化非常悠久,最有名的就是他們的魚皮衣,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逛上一圈,基本上你對于赫哲族就能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街津口赫哲族風情旅游區, 真正的赫哲族人并不是太多了, 不過能夠在他們生活的地方 可以了解到他們的生活, 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體驗。 (來源:熊貓漫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