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肖秋梅享受到便捷服務的正是“黃岡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截至今年1月,平臺注冊志愿者、醫療人員、養老護理員等超2萬人,已經接了341.67萬個訂單,交易額達4441.56萬元。平臺是如何滿足全市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呢?作為核心技術方,趣鏈科技展示了一套集監管、服務、評價于一體的智能養老體系。 智能匹配 實現“服務找老人” 平臺的智能數據分析能力首先對全市139.5萬老人進行了精準畫像。趣鏈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我們按照年齡和行為能力在數據庫中進行分類,分為60歲以上失能、半失能以及75歲以上老齡活力老人,分類識別后,圍繞畫像指標分析不同老人群體的具體需求,隨后上線餐飲服務、健康護理、代辦代購等8大功能服務。”這樣一來,能夠精準響應老人需求,不再是傳統的“老人找服務”模式,實現了“服務找老人”。 強大的數據技術還體現在對線上線下社會醫養資源的整合。開辟社會志愿者服務通道,打造下單、派單的完整服務閉環,老人或家屬可通過手機APP、熱線電話等多種方式下單,由服務人員上門提供居家服務。此外,為應對緊急情況,平臺設有一鍵呼叫功能快速獲取服務咨詢和緊急援助,最大限度提升居家養老的安全性與便捷性。 三端協同 保障 服務 安全 透明 安全的保障不僅體現在平臺功能的設置上,還貫穿了平臺運行的全鏈路。“做得好不好,都有評分的。”養老護理員小鄧已經對平臺的機制頗為熟悉。在結束了90分鐘的服務后,她用手機將服務結果上傳云端,進行記錄留痕。與此同時,黃岡市智慧養老服務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服務項目、服務時長、人員定位、活動軌跡、負責人及聯系方式等信息實時滾動著。 原來,平臺能夠聯通政府端、服務端、用戶端,全方位推動數據流通,“三端協同” 助力解決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監管滯后等問題。具體來看,平臺運營端設立準入規則,并實行獎優罰劣制度,工作人員不定期上門核查,閉環管理;老年用戶及家屬則可隨時查看服務記錄并進行服務反饋及評分;政府端則通過數據分析、質量評估,實時監測機構運營,確保養老服務的透明、合規和高質量運行。 黃岡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的應用,標志著當地居家養老服務邁入智能化、便捷化的新階段。科技不僅是創新的工具,更是溫暖社會的重要力量。作為民族科技企業,未來,趣鏈科技將繼續以新質生產力開辟發展新賽道、增強發展新動能、塑造發展新優勢,把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圖景一步步變為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