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間,長園集團(600525.SH)公布了2020年半年度報告。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3.61億元,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7084.89萬元,相對一季度實現單季盈利并扭虧為盈。 受益于智能電網設備業務板塊的順利開展以及財務費用的下降,公司上半年盈利能力有了較大提升,扣非歸母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125.42。 近年來,長園集團聚焦智能科技戰略,確立“成為全球卓越的工業與電力系統智能化數字化民族品牌”企業愿景,公司的業務也實現了從傳統制造向智能科技的轉型,已成功布局智能電網設備、智能工廠裝備等業務板塊,上述業務板塊在今年上半年表現也尤為突出。 此前,證券時報舉辦深圳特區40周年“最受尊敬40家上市公司及人物”價值評選,公司入選最具潛力的50家上市公司。這也是對公司智能科技戰略方向及業務布局的肯定。 智能電網設備和智能工廠裝備業務板塊推進順利 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智能電網設備業務板塊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了0.19億元。據了解,長園集團的智能電網設備產業,覆蓋了從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到用電的電力系統各領域,公司的智能電網解決方案一體化在行業已取得領先優勢。 目前,公司的智能電網設備業務,主要由長園深瑞、長園電力、長園高能和長園共創四家子公司承接。分別為電力電網市場提供電網主網保護自動化、電纜附件、復合絕緣子、檢修防誤及智能解鎖等相關設備和服務。 上半年,長園集團上述四家子公司普遍在訂單獲取和交付能力上都取得了較大進步,關聯的新產品或已通過驗證,或已陸續投產運營,并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饋,形成了良好的企業信譽和品牌影響力。公司已成為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主要供應商。多次參與西電東送、三峽工程、特高壓、港珠澳大橋、大慶石化、青藏鐵路、秦山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北京奧運等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 智能工廠裝備方面,子公司運泰利作為公司智能工廠裝備及解決方案供應商,不僅保持了傳統的測試及自動化設備在消費類電子領域的穩定增長,還積極拓展了相關設備在汽車電子、新能源等領域的應用。 據悉,運泰利已與下游多家知名汽車電子廠商建立穩定合作關系,主要為車企提供逆變器生產線、喇叭自動組裝線等產品。 聚焦智能科技產業公司擬變更全稱 為更好的貼合公司目前產業發展路徑,本次與長園集團半年報一起披露的還有一則變更公司全稱的公告。 公告內容顯示,長園集團由“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了“長園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但現有證券簡稱和股票代碼尚未改變。 公司方面表示,此舉是為準確體現公司目前所涉足行業特征與競爭優勢,并準確反映公司“科技型產業集團”的業務布局和戰略定位。 近兩年,公司采用精益化的管理手段,對公司主業進行戰略調整,通過出售等方式提升了公司資產的利用效率,經營結構已由傳統制造業向智能科技產業轉移。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長園集團旗下1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年營收所占比重為91;公司研發人員占比近50。相關核心技術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目前擁有432項著作權以及1,443項專利,研發積累雄厚。 政策支持有望帶來行業發展新機遇 隨著數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國家對智能電網、智能制造等領域的重視程度也日益提升。今年初,國家發改委便印發意見提出,要加大對分布式能源、智能電網、儲能技術、多能互補的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氫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發展的標準規范和支持政策。 中商產業研究院認為,未來10年至20年將是我國智能電網建設的主要時期,隨著智能電網進入全面建設的重要階段以及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城鄉配電網的智能化建設將全面拉開,智能電網及智能成套設備、智能配電、控制系統等三大領域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此外,在《中國制造2025》中也談到,到2020年,我國要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電網裝備體系,牽頭制定一批國際標準,提升智能電網行業系統解決方案自主提供能力。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電網的年均投資大概維持在5000億以上規模,隨著國家智能電網建設的推進,有望帶來特高壓和高壓核心設備需求的提升。另外,公司目前已布局智能電網設備業務板塊,未來主營也有望實現穩步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