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華為為何不推鴻蒙系統手機?生態尚未成型,市場才是關鍵 前不久的華為P40系列手機發布會上,余承東再次宣布華為P40將搭載華為自家的HMSCore服務,這其中就包括華為自己的應用商店、視頻、音樂、閱讀甚至地圖APP。華為還將和一些主流的國內、海外應用開發者合作,進一步豐富華為應用市場的第三方APP數量,讓海外用戶即使不使用谷歌GMS和Play商店,也能夠正常使用華為手機。 其實華為在發布P40之前,曾經有一段時間傳言華為將在P40系列上搭載自研的鴻蒙操作系統。但事實上華為P40的海外版本和國行版本仍然運行Android10操作系統,只是內置了HMSCore服務。因此有不少網友疑惑:華為為什么不推出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呢? 其實一個新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好不好用是其次,關鍵的是生態。比如微軟、三星甚至諾基亞都做過自己的智能手機系統,但全部都失敗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態沒有搭建起來。 所謂生態就是圍繞著操作系統的應用軟件、游戲、服務甚至第三方硬件。比如我們日常使用的微信、支付寶,就屬于安卓和iOS生態的一部分。這些應用軟件依托于手機系統而生,但也是操作系統能夠被用戶所接受的關鍵。如果那天蘋果把微信和支付寶給禁了,哪怕它的系統再好用,恐怕也得流失很多用戶。 華為想要打造一個和安卓、蘋果差不多的系統并不難,甚至還可以做到更好,畢竟現在的技術和十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而且安卓和iOS修修補補了這么多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很多功能都不是很好用了。但是華為的鴻蒙系統搭建起來了,沒有與之配套的生態也是白搭。雖然華為有自己的音樂、視頻、閱讀甚至地圖APP,但華為畢竟是一家硬件企業,不可能兼顧所有的軟件功能。 仍然以微信和支付寶為例子,如果華為的鴻蒙系統手機出來了,硬件配置非常出色,拍照效果也吊打同期的安卓和蘋果手機,但是它不能安裝微信和支付寶,沒辦法刷朋友圈,也不能淘寶購物。這樣的手機買回來又有什么用呢? 當然,這個例子只是一種極端的情況,相信華為如果真的要推出鴻蒙系統,肯定也會事先和騰訊、阿里搞好關系,邀請他們將微信和支付寶移植到鴻蒙系統上,這樣一來,愿意接受鴻蒙系統的用戶肯定還是會有不少的。 但是騰訊、阿里這樣的巨頭,以及無數的應用開發者,沒有理由給華為白打工,就算鴻蒙系統借助方舟編譯器,可以很方便的將安卓應用轉換為鴻蒙系統,但這個生產過程肯定是要產生成本的。這就需要華為拿出真金白銀去補貼廣大的應用開發者,同時也會導致華為鴻蒙手機的成本價格提升。而且這部分成本也是必須的,當年微軟的WindowsPhone做所以失敗,就是對開發者太吝嗇,導致WindowsPhone的第三方應用始終無法達到足夠的數量,從而流失很很多用戶。 所以現在華為采取的方式就是先用安卓手機來占領市場,提高占有率,然后再慢慢推出自家的鴻蒙系統。剛剛推出的HMSCore就是第一步。現在華為+榮耀手機的國內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40%,如果進一步突破50%甚至60%,那么鴻蒙系統的機會就來了。因為有這么高的市場占有率之后,很多應用開發者都會主動為鴻蒙系統開發應用了,不再需要華為再去花錢與應用開發者合作。 另外,推出鴻蒙系統手機的時候也應該考慮降低價格,比如同樣的硬件配置,鴻蒙版比安卓版便宜個一兩百塊錢,相信還是會有不少對系統和生態要求不高的網友選擇鴻蒙系統的。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了,現在安卓系統仍然是智能手機行業的主流,華為的鴻蒙想要取而代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