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相關文件精神,國家各部委、地方政府陸續出臺系列關于“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相關政策,明確指出要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作為推動“雙創”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作手段和方向。 北上廣深作為全國雙創風向標,是創新要素集聚高地,是率先探索創新模式發展的主要城市。在大中小企業融通方面,北上廣深積極探索與實踐,如北京搭建的“千帆計劃”、廣州率先提出建設“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先試區、上海成立的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聯盟、深圳打造國際創客平臺等均已形成一定的模式和經驗。在此基礎上,如何在北上廣深實踐基礎上進行優化及聯動,并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將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有鑒于此,深圳市眾創空間協會、中關村核心區科技服務業發展促進會、上海市楊浦區眾創空間促進會、廣東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在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中有實施經驗和案例的四地機構共同發起“北上廣深大中小企業融通聯合創新計劃”。 “聯創計劃”旨在撬動四地大企業釋放合作需求,推動孵化載體和創新服務機構拿出創新服務資源,集中向科技中小企業發布,降低科技中小企業在房租、專業服務、產業資源獲取等方面的成本,實現以強扶弱;同時,中小企業通過參與“聯創計劃”,讓科技成果成為大企業創新鏈、供應鏈的重要組成,為大企業注入活力的同時,也成就了自身的發展。未來,“聯創計劃”將拓展至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以及全國范圍,吸引更多大中小企業參與計劃,形成“大手拉小手”的大中小企業融通良性、協同發展的新局面。 11月3日,由中關村核心區科技服務業發展促進會主辦的“2020年度會員大會暨北上廣深‘融合·創新’科技服務業發展論壇”于北京清華科技園成功舉辦。在此次大會上,“聯創計劃”北京站正式啟動。 北京市經信委中小企業處調研員辛欣、中關村管委會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處馬媛月、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服體處副處長劉春哲等相關部門領導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由促進會秘書長王永瑞主持,包括16家新會員單位代表的50余名行業專家參加會議。此次論壇聚焦當下我國大中小企業在融通發展、協同創新領域的現狀與趨勢,云集了北上廣深四地科技領域的知名專家、企業家等資深人士,就技術轉移轉化、產業變革、科技服務模式創新等行業前沿話題進行了深度探討,為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助力雙創高質量發展帶來了重要的助力。“聯創計劃”的正式啟動,也標志著四城聯創行動進一步深化,同時也為北京地區的科技企業參與融通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機遇。 劉春哲在致辭中表示,此次四地聯動將加大北上廣深四大創新高地資源的聯動與有效協同,而中關村核心區科技服務業發展促進會將在優化創新環境、提升創新能力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成為政府創新服務的重要助手和紐帶。未來,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將一如既往對于服務業發展給予關注和支持,在技術創新、產業創新、行業話語權、智庫咨詢方面不斷提升能力,為創新發展提供支撐,與政府部門共同完善創新服務體系,助力四地創新發展。 “聯創計劃”正式落地北京,對于計劃本身的推進也有著重要的價值。中關村擁有全國超四成的先行者企業,不僅在科技創新方面一直走在行業以及全國的前列,同時在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方面也探索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模式。此次聯創計劃的開啟,將進一步整合北上廣深在科技與產業領域的優勢資源,更多在孵企業、科研機構、高校院所、創新創業服務機構匯聚到產業生態鏈,通過產業賦能實現“從0到1”“從1到2”的鏈條化加速,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雙創生態系統。 據介紹,在這一計劃的支持下,四城的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將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其中大企業通過向中小企業開放資源,讓更多中小企業參與開放性創新,搭建適應未來發展的創新鏈、供應鏈;中小企業通過參與大企業創新,讓成果成為大企業創新鏈、供應鏈的重要組成。由此,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為大企業注入活力的融通發展成為引領雙創未來的新模式。 而站在我國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來看,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以0.7的整體增速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表現最好的國家之一,我國經濟加速復蘇的趨勢已經十分清晰地展現出來。在這一背景之下,持續推動科技企業的創新與增長,發揮科技企業在拉動經濟方面的引領優勢,實現大中小企業的融通發展與協同創新,成為當下產業界最關注的內容之一。在大會主題論壇環節,圍繞這一話題,與會嘉賓也紛紛獻言,描繪出融通聯創為產業發展帶來的無限可能。 中關村核心區科技服務業發展促進會執行理事長張金生表示,新時期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賦予了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更深刻的意義,對融通各參與要素協同模式、效率能力、區域產業集聚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我們一直在不斷探索、不斷聚合力量,希望搭建一個平臺使科技服務業各領域和科技企業之間能夠產生非常好的互促互進作用。尤其作為四個一線城市大循環和要素流通是大勢所趨,只有讓合適的企業、合適的人才在合適的地方,才能夠獲得更好的成長發展。所以要率先在產業鏈成熟、雙創氛圍熱烈、要素齊全等區域搭建大中小企業融通平臺、總結融通案例、形成可推廣模式。未來促進會作為政府和機構、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將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性,助力海淀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建設。 深圳市眾創空間協會秘書長馬越鵬則認為,深圳作為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之一,在大中小企業融通方面很早就開始了探索,目前深圳很多產業的龍頭企業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孵化器、眾創空間等。未來深圳希望能夠實現北京、上海以及大灣區間的板塊聯動,探索在中小企業孵化與幫扶方面的經驗,將其輻射到全國,產生更大的示范作用。同時,深圳也將與國內更多城市探索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模式創新,并進行深度交流,使各城市及各地區間的資源能夠實現互補與協同。 上海市楊浦區眾創空間促進會理事長陳成強表示,楊浦區在中小企業的孵化上更注重幫扶的專業性,并形成了兩種行之有效的模式,其一是同合作的大型企業擬定內部創新機制,設置專門預算幫助中小企業進行創新嘗試,其二則是幫助合作企業搭建和管理創新實驗室,以市場化的方式催化中小企業成長,這兩種合作模式打通了大中小企業間的合作路徑,也讓企業的創新變得更加高效。 中國技術交易所副總裁高靜表示,完善的技術交易體系是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中國技術交易所圍繞資本市場、產品市場、人才市場、國際市場以及產業方面諸要素進行深度整合,打造不同場景的服務方案進行輸出,獲得了用戶的廣泛好評。未來中國技術交易所將基于“雙循環”的現實背景,聚焦知識產權跨境交易等領域,打造更高效的技術賦能產品,持續為大中小企業的融通發展服務。 此外,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創新中心主任孫會峰、中關村產業技術聯盟聯合會秘書長杜宏群、科學家在線COO李燕茜等嘉賓也對于科技服務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的觀點,與現場嘉賓做了分享與交流。 此次論壇的舉辦與聯創計劃的啟動,在為大中小企業的協同創新與成長帶來助力,同時也將探索出政企聯合共同扶持中小企業的新道路,從而使市場主體能夠更好、更高效地發揮作用,進而激發市場活力和產業競爭力。隨著這一計劃的不斷推進,四城也將持續探索合作的領域與空間,拓寬大中小企業參與數量,撬動更大規模的市場訂單、商業機會和供應鏈的釋放,切實為技術尋求相宜的落地土壤,加速技術或研究成果商業化進程,推動產業和創業共贏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