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2004年的Orkut,到2009年的Google Wave和Google Buzz,再到2011年的Google+,Google在社交上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可惜,全都失敗了。 10月8日,Google宣布Google+將在2019年8月徹底關閉Google+ 。Google表示,消費者版的Google+使用率很低:90%的使用場景不超過5秒。 這個消息并沒有引起很大的轟動,即使在用Google+的朋友都沒有注意到;其他人的反應則是“什么是Google+”? 即便Google是全球互聯網公司的老大,可是不管怎么努力,Google旗下的社交產品都沒什么存在感。 社交不容易。不僅僅是關閉了的Google+,現在全球社交巨頭們都很焦慮。不過,Google似乎找了新的社交突破點,那就是視頻。 Facebook最大的挑戰者:YouTube Google雖然關閉了Google+,但它手上還握著另一張“王牌”:YouTube。2006年,Google公司以16.5億美元收購了YouTube,并把其當做一家子公司來經營。 估計Google自己也想不到,YouTube會成為對抗其他社交媒體的利器。 Facebook是目前全球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站,但是YouTube的勢頭很猛,已經有超過Facebook的趨勢了。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YouTube在美國年輕人中非常受歡迎,美國有73%的成年人使用YouTube,但18-24歲這個年齡群體中,有94%的年輕人都在用YouTube,該平臺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獲取新聞的渠道。 YouTube上有大量的重度粉絲。10月16日YouTube出現了大面積的服務中斷,焦慮的用戶不知道怎么辦,狂打911報警。 目前,Facebook每月活躍用戶約22億,YouTube為19億。但是在2017年中時,Youtube的月活用戶才只有15億,同比增長超過20%,Facebook只有約11%。 扎克伯格早已意識到Youtube的威脅,他甚至推出了自己的自己的視頻平臺Facebook Watch。 短視頻“Stories”引起的社交巨頭大戰 Facebook旗下的社交應用Instagram,最近和Snapchat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Snapchat在2013年時,上線了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短視頻功能Snapchat Stories:用戶可以上傳一組圖片,形成一個以幻燈片形式播放的短視頻,同時可以自行美化照片,或為視頻增加簡單特效、文字描述、表情包。一經發布,照片或視頻會在24小時后自行刪除,帶有Snapchat一貫“閱后即焚”的屬性。 2013年,Facebook向Snapchat發出了收購要約,出價 30 億美元現金,但是被拒絕。隨后,Facebook就悄悄地模仿Snapchat,旗下的多個社交媒體都上線了類似的功能,如“WhatsApp Status”、“Instagram Stories”、“Facebook Stories” 尤其是Instagram Stories,和Snapchat Stories的功能一模一樣,都是24后刪除,不留痕跡。自此,兩家的競爭就公開化了。而且,由于Instagram本身的用戶基數更大,“Instagram Stories”的用戶增長要更快。 今年9月份,Instagram的兩位創始人宣布和扎克伯格理念不合,尤其對Facebook越來越依賴Instagram實現用戶增長感到不滿,兩人決定將離開Instagram重新創業。消息宣布后,Snapchat的股價上漲了5%。 Instagram、WhatsApp上“Stories”功能的每日月活都超過了4億,在社交領域越挫越勇的Google也不死心。剛剛過去的9月份,谷歌負責圖像搜索的工程負責人Cathy Edwards 說:“我們在搜索中加入了“Stories”。” 她補充稱,谷歌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宣布更多關于“Stories”細節。 Facebook和Google在小視頻上的努力并不意外。中國的社交微信也很焦慮,從它近期不停改版就能感受出來,背后一大原因也是抖音、快手的快速崛起。 買買買,打造Google社交生態 騰訊在海外砸巨資自己做社交未果之后,就改變了策略,主要以投資、收購的方式進行海外擴張。騰訊就在2017年11月份,斥資20億美元購入了上文提到的Snapchat母公司Snap 1.46億股股份。 Google現在也有這樣的趨勢,一邊自己嘗試,一邊收購。今年3月份,Google宣布收購GIF搜索平臺Tenor。 Tenor本身不是社交平臺,卻出現在幾乎所有的社交平臺上,包括Apple的iMessage、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Twitter和Slack等,用戶可以通過Tenor搜索各種GIF表情。 在收購聲明中,Tenor表示在2017年已經擁有了3億用戶,今年年初,每月搜索請求超過120億次。 以搜索的形式切入,也許正是Google想在社交領域擴大影響力的正確姿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