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色主要是從【邏輯思路,框架結構,論述內容,整體語言】等幾個方面進行。 1、邏輯思路混亂: 一個很重大的原因是因為審題不清,沒有找到通常所說的"題眼",導致一步錯,步步錯,一路下來,整篇文章的邏輯與題目不匹配,導致接下來的寫作沒有準確地抓住中心,甚至完全寫偏題。 相關閱讀:Essay寫作中的字數要如何修改潤色?|http://www.australiaway.org/a/gongsixinwen/161.html 舉個例子,有個同學的畢業論文要寫AI對某企業貨物供應的影響,把方法論寫成怎么改進相關的AI技術,從而使它與企業的供應鏈相匹配。這是明顯對畢業論文方法論的理解失誤。在這個例子中,把methodology錯當成了對research subjects的操作了。 2、框架結構 可以說框架結構沒有對錯之分,只有是否適合。有些框架結構只覆蓋了問題的前半部分,忽視了后半部分,以至于沒有完整回答essay的問題。比如,審完題,需要些三個關聯的方面來回到essay question,但是,擬的框架里面,這三點的邏輯順序不對,以至于寫出來連貫度不夠,或者第一點分配的字數遠遠超過另外兩個方面的字數,使得essay得機構很不balanced。如果出現了類似的框架偏差,對essay進行大篇幅的修改潤色是必要的。 3、論述內容方面 很多學生普遍的一個問題就是觀點缺乏evidence或者不能體現critical analysis。建議argument后面,要有references內容支撐,再在后面加上自己的analysis; 另一個就是,遇到那種要二選一的論題,argument ? counterargument ? refutation這種寫法可以集中體現學生的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這樣寫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簡單而清晰,老師很容易就看明白學生的思路和邏輯,那么拿個不錯的分數也就不難了。 4、語言 整體語言就相當于是一張面皮,語句通順,措辭準確又具備學術性,沒有任何文法和句法錯誤,讓老師賞心悅目,理所當然會給老師留下好的印象。 講真,有的時候,給學生修改潤色相當于重新寫,因為以上各個方面都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