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院校簡介 首先,從中財的經濟學院來進行介紹。我相信,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中央財經大學這個學校,不管怎么說,雖然可能整體的實力比不上北大、清華、人大,但是(中財)在北京畢竟是有著一財兩貿之稱。 中財和首經貿、外經貿其實是并列的,但是我自身并不是很認可這個觀點,因為大家可能也都知道,最近幾年國家開始慢慢地削弱了985、211的分量,是從雙一流來對學校進行衡量,衡量你是否是雙一流院校和雙一流專業。 在最新的一期的雙一流的評選工作當中,財經類的專業里,中財應用經濟學方面的學科被評為A+。A+是一個什么概念呢?就是全國只有三所院校是處于這樣一個檔次,中財就是其中之一。可以看得出來,經濟學院在應用經濟學這方面目前也是受到國家的認可。我相信等到20年考研的同學那個時候,雙一流的這個叫法其實也(將會)很普遍了,到時候大家對中財肯定會有一個更高的認可。而且不說應用經濟學方向,其實在理論經濟學方向,中財目前也是在B+的檔次,也就是說,在全國能排到前15%的這樣一個檔次。 所以說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也就看得出來中財近些年的實力,尤其是經濟學院的實力,確實是不錯的。從我自身入學以后感受到的氛圍來看,中財的經濟學氛圍是相當好的,不僅有很多很優秀的老師,而且在就業實習等方面都是很被看重的。 所以說我個人是比較推薦來中財的,因為畢竟大家考研肯定都想能夠考到一個好一點的、知名度更大一點的學校。如果對自身考北大清華感覺難度有點大、沒有充足的把握的時候,可以考慮一下中央財經大學。一是中財知名度很高,另外一點就是中財它的考試題型的設置和其他幾個院校是不一樣的。 2.專業課考試特點分析 像人大包括復旦、上財這些(院校)更傾向于出一些延伸性的題目,而中財在專業課的設置上是相當的基礎的。 它不會出很多衍生性的問題,比如說讓你結合今年的一些經濟學的熱點,借用一些專業知識去進行分析。它(反而)都是會從書本出發,出一些書本上基本的題目,去考察你的基礎知識。我當時在選擇報考學校的時候,跟老師溝通了一下,覺得這一點,一方面是以自身為主,就是如果你自己不太擅長像這種擴展類的考試方式,而擅長去把握一些基礎知識的話,(只要)認真準備,我覺得考中財其實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另一個方面來說,本來考研的時間就很緊張,很多學科的(時間)分布其實在后期復習的時候是很困難的,如果那個時候你還要去抽空去了解一些國家大事、以往(專業課)會出現的一些衍生性的問題,在復習的準備上其實也是不充分的,所以從這兩點來考慮的話,我是比較推薦考中財的,(中財)整個性價比其實是相當高的。 3.招生情況分析 具體來說,中財近些年招生的情況是什么樣的?從我們17年考研的情況來看,中財的經濟學在17年通過統考,也就是普遍所說的考研,招生的人數是76人,報錄比相比大概是14:1。 其實我覺得(中財經濟學考研)難度并不算特別的大。因為我一直很堅信一個觀點,就是說這44個人錄取一個其實看起來很難,但是簡單來說十四個人當中大概會有三四個人,可能只是報一下名,報名之后他并不會去參加。可能還會有三個人左右,報完名之后沒有時間復習,到時候去重在參與。還有兩個同學可能沒有你準備那么早那么充分。那么,真正和你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大概也就是三四個人左右。所以我覺得不能單純從報錄比來看一個學校考研錄取的難度,而是要從你周圍的競爭力來判斷,所以我覺得其實(中財經濟學考研)難度并不算特別的大。 而且中財的(經濟學)考研過程當中,從我自己感受到的氛圍,包括后來復試的氛圍來說,它并沒有本科出身歧視,哪怕你不是自己學校,是來自于普通二本院校或者是普通一本院校(在考研過程中都不會有歧視的現象)。其實最終我周圍的同學也都有很大一部分是這樣的同學,反倒是中財本校的同學,據說考研的情況并不是很理想。所以我覺得從這一點來說還是很值得大家去報考的。 4.報考情況簡介 (現在)說的報錄比是初試的報錄比,如果你進入了復試,其實我覺得基本上80%就已經邁入了中財的經濟學院的門檻,因為(中財)復試刷的也很少,一般都是1:1.2左右。 我們報考的時候進入復試的是152人,錄取131人。也就是說,只要在復試表現的還好,準備的相對來說比較充分,那么只要你進入復試就一定能夠成功的考上研究生,所以說這一點上大家就不用太擔心。大家需要擔心的就是在初始如何去更好去準備、去把握。 中財的考試科目包括四科,三科普考的科目:政治,英語一,數學三,專業課考801或803經濟學綜合。如果有意愿報考中財經濟學研究生的同學應該已經有所了解。 就去年(2018年)的招生簡章來說,中財一共有12個學院招收考801經濟學綜合的學術型碩士,所以說如果你有意愿報考中財,選擇范圍是很大的,就是如果哪怕最后覺得考經濟學院會有些難度,對于某些同學來說,也可以選擇報考其他難度相對來說并不是很大的一些學院。包括中財的三院,就是三個小院,中金發(中國金融發展研究院)、中經管(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和中公財(中國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院)三個學院,每年因為知道的人數不多,所以報考難度也就相對會降低一點,初試的分數線比較低,大家如果有意選擇考其他學院的話,其實可選擇的余地還是很大的。 5.學費 因為中財經濟學院是指設置學術型碩士的,所以我們普遍都是統一的學術學位碩士,學費是8100/年。 6.導師選擇情況 在開學后10月份左右,統一選導師,不過建議大家是最好提前聯系,因為有一些比較優秀的老師,像一些經濟學院院長陳明楷老師這樣(的老師),可能有同學大概會從考研初試之前就開始著手聯系這位這些老師。所以說好老師還是很熱很搶手的比較推薦大家提前去聯系一下老師。 7.就業情況分析 關于就業方向,從我目前了解到一些學長學姐情況來說,他們主要還是以一些金融機構為主,包括一些券商、咨詢行業、投行,還有各大銀行,其實涉及的范圍很廣,因為(專業)并不單一,可以選擇的余地范圍很大,任何行業其實都很適用于經濟學方向,因為你學到很多東西是相對來說比較有用的,所以說就業的方向還是很廣闊的。 8.報錄比情況分析 這里也出示中財(經濟學考研)基本的一些情況,這個是我統計了一下,最近幾年的報錄比。 17年剛剛也提到了是1081人,錄取76個人,16年的是817人,最終考研錄取是107個人。15年報考了729人,最后的錄取含推免人數名是126人。從趨勢來看,可以看得出來,整體的報錄比是逐漸降低的,一方面是因為中財的名頭逐漸打響,選擇報考中財的人數越來越多,另一方面,目前整體考研的形式,人數是越來越多了,有越來越多人畢業之后會選擇考研這條路。 第三點,也就是中財自身近些年的趨勢是更傾向于保研的同學,所以在整體的錄取比例上,會選擇保研同學(占比)更多一點。 所以其實從報錄比這點來看,近些年考研的難度還是比較大,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推薦大家盡快、盡早的投入到考研當中。因為,(越早開始準備考研)你準備的越充分,因為難度也確實在增高,越早的準備就越保險,有可能一擊就中,能夠考上你心儀的院校。 9.復試分數線分析 接下來簡單看一下復試線。18年復試線是342分,17年是385分,16年是353分,15年360分,14年包括14年之前,中財采用的是各個專業分開進行考的,就不列入考慮范圍之內。其實我覺得分數線并沒有那么重要,因為中財的分數線一直是以國家線為標準,然后再結合自身的報考人數和自己最終要錄取的比例來劃分的,所以說我覺得分數線更多的是取決于當年考研的難度,包括整體(考生)考試的發揮。其實大家不用太過多的擔心分數線。只要你保證自己能夠成為最后考試排名最前的那個90人左右,考試基本上就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正常的去準備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