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各大衛視、平臺廣告招商會相繼召開,2019年綜藝片單浮出水面。盡管很多項目現在還處在前期招商階段,但我們仍能從中看出未來一年各大平臺在綜藝領域的布局重點,以及未來綜藝市場的發展方向。 趨勢一:文化類綜藝成為主角 從去年開始,文化類綜藝逐漸開始在熒屏上嶄露頭角。據統計,2018年,有超過50檔文化類綜藝亮相各大平臺,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發展,文化類節目的選題日漸多元,層次更加豐富,內容更貼近觀眾,而在2019年,文化類節目仍將是各大平臺的主要發力點。日前,飽受好評的《國家寶藏》已經開始了第二季的籌備,而在各大平臺明年的布局中,文化類節目也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文化類節目必將成為各大平臺精耕細作的垂直領域。 趨勢二:偶像養成熱度不減 2018年被稱為中國偶像養成元年,兩檔偶像養成節目《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在上半年相繼上線,“全民偶像時代”正式到來,而這一類型節目的熱度,也將持續到2019年。在明年開年,優愛騰三大視頻平臺就將迎來正面廝殺。除了愛奇藝《偶像練習生》、騰訊視頻《創造101》將推出第二季,優酷也將在明年Q1入局,計劃推出團體成長真人秀《以團之名》。由此看來,明年偶像養成類節目的“戰火”或將更加猛烈。 趨勢三:音樂類綜藝持續霸屏 除了垂直細分的偶像養成類節目,廣譜意義上的音樂類綜藝仍然在明年的綜藝市場上占據著一席之地。音樂競技、星素對戰、旅行與音樂跨界融合等形態將是明年各大平臺在這一品類上發力的重點,而題材類型上專業細分和垂直拓展,也將是2019年音樂類綜藝不變的主題。 趨勢四:綜N代優勢進一步鞏固 2011年,綜藝節目的季播模式被引入中國,到現在,“綜N代”已經成為各大平臺吸引和廣告的金字招牌,對比新節目,“綜N代”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明年,包括《奔跑吧》《中國好聲音》《歌手》《最強大腦》在內的眾多熱門“綜N代”節目仍將推出續作,繼續收割流量,綜N代的優勢或將得到進一步鞏固,然而,面對新節目的沖擊,“綜N代”們也需要在節目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尋求創新。 趨勢五:觀察元素進一步滲透 今年下半年,《我家那小子》《心動的信號》《妻子的浪漫旅行》相繼上線,在國內掀起了一波觀察類綜藝熱潮。在2019年,這一波熱潮仍將持續,包括湖南、浙江、江蘇在內的多家衛視都計劃在明年推出情感觀察類綜藝。從創作者的角度看,觀察類綜藝也為業界破解“星素結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趨勢六:體育類綜藝迎來新風口 體育類綜藝在近幾年來正在經歷一波紅利期。在里約奧運會和俄羅斯世界杯之后,北京冬奧會和杭州亞運會也越來越近,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預計2025年冰雪運動人數大幅提升,直接參加冰雪運動的人數超過5000萬,并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產業,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0億元。《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也提出到2025年體育產值大道5萬億元的目標,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體育類綜藝已經具備了“爆發”的條件。 趨勢七:監管或將進一步加強 今年,總局對綜藝節目的監管進一步加強,多檔節目被暫停播出、下架整改。針對于今年大熱的偶像養成類綜藝和社會廣泛參與選拔的歌唱才藝競秀類節目,總局更是提出,要堅決遏止節目過度娛樂化和宣揚拜金享樂、急功近利等錯誤傾向。今年9月份“綜藝限薪令”的出臺,也意味著明星綜藝片酬將得到進一步規范。2019年,隨著綜藝節目創新的持續加強和產業鏈的日益成熟,“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標尺將進一步規范綜藝節目的創作。 趨勢八:新技術或將改變市場格局 目前,從綜藝節目的視覺呈現上來看,“高科技”的成分正在不斷增加。無論是CG特效、AI、全息投影還是VR、AR等技術都讓綜藝節目極具“大片”質感,娛樂與視覺享受兩不誤。隨著制作水平和技術的不斷提升,高科技也將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綜藝節目中。在增加科技元素的同時,綜藝節目在后期制作和節目運營飯方面也將面臨越來越多的壓力,娛樂與科技如何完美融合,將是下一步需要深入探討的話題。 趨勢九:綜藝發展呈現縱深化趨勢 隨著衛視和視頻網站寡頭化格局的形成,各大平臺在近年來加緊跑馬圈地,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借助一些熱門綜藝IP,各大平臺在一些特定綜藝題材上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比較優勢,而對于綜藝創作者和制作者而言,在熟悉的領域持續深耕也不失為一種“討巧”的方法。另一方面,新興短視頻平臺也借助自身優勢以“微綜藝”的形式入局綜藝領域,發力微綜藝,已經成為短視頻平臺的共識。持續發揮自身優勢,以專業化、縱深化的形態尋求持續發展,已然成為綜藝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趨勢十:文化輸出成為綜藝創作新命題 今年十月,中國首次擔任戛納電視節主賓國,通過集體推介、節目展映、主題論壇等活動展示中國影視行業最新發展,助力中國影視作品“出海”。近年來,隨著中國影視內容制作水平的不斷提升,不少原創內容開始得到國際買家青睞,日前,福克斯傳媒集團就在戛納與優酷簽訂協議購買《這就是灌籃》的節目模式版權,這也是國產原創綜藝模式首次實現出海。文化輸出和影視“出海”已經成為了中國綜藝發展道路上新的命題,對于中國綜藝創作者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而這無疑也對中國綜藝的原創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就是演員》輸出好萊塢!中國藍在“雙十一”簽下一份海外大訂單。 中國原創節目模式首次落地歐美!2018年11月11日,浙江衛視就《我就是演員》原創節目與美國IOI(IsorIsn'tEntertainment)公司簽署模式銷售協議,授權其及合作伙伴HMP(HollowMenProductions)公司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諸多英語地區制作《我就是演員》國際版--IAMTHEACTOR。此次合作既實現了文化輸出,更彰顯了文化自信,對內起到積極引導作用,對外樹立中國形象,為本土及多國文化交流作出了一次成功的探索。 “引進來”時代,浙江衛視以積極姿態率先對接海外先進的節目模式,在以《中國好聲音》為代表的王牌IP上,吸納了國際制作理念和標準流程,同時開展極具創新能動性、文化適應性的本土改造,獲得國內外同行的廣泛贊譽。厚積薄發之下,浙江衛視逐步邁出“走出去”的自信步伐。 浙江衛視總監王俊表示,《我就是演員》具備了成為一檔優秀國際節目模式的三大核心要點:自主原創、模式清晰、完成度高。作為國內現象級綜藝,《我就是演員》在海外同樣有遷移的可能和“引爆”的潛力。從更深層次來看,《我就是演員》將成為加強中美文化交流的紐帶,響應“中華文化走出去”的號召,展現中華民族的智慧和風采。未來浙江衛視中國藍還將依托現有廣泛的海外發行渠道,繼續堅持優秀原創節目模式輸出之路,將更多精彩的節目IP內容傳遞到世界各地。雖然世界各國的語言、歷史、文化環境不同,但表演藝術的精髓卻是一脈相通。《我就是演員》以表演為載體,通過舞臺向全世界電視觀眾展現真善美,展現人性共有的光輝。這也是浙江衛視在模式輸出背后所希望傳達的價值內涵。作為首檔落地歐美的中國原創節目模式,我們期待《我就是演員》國際版的重磅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