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全國幼兒教育界盛行一種由男幼師執教的新型游戲教學模式-----幼兒體智能教育。幼兒園將此課程作為特色課程開展,但由于幼兒男教師數量匱乏,幼兒園往往只能從校外機構聘請專業的體智能教師入園授課。但是周期授課次數和時間有限,那么幼兒園女教師在沒有專業體智能男教師授課的時間該如何將幼兒園庫房里面的游戲器材變成幼兒懂玩、會玩、能玩的“恩物”呢?幼兒體智能教育的園本化發展成為解決幼兒園游戲教學的有效途徑,其實掌握了體智能教學法,每一位女教師都可以成為孩子眼中的“明星”。 一、體智能教育法之我見 幼兒體智能教育從業者千千萬,但是大多很難準確、科學的用話術為這種教學法下定義。體智能教育即使用專業的游戲器材,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情節,統一的教學流程,加之安全寬敞的活動場地而進行的一種游戲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幼兒的身體,使孩子的身體更健康;游戲中設置情景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讓孩子的思維更靈活;打造團隊協作,與人交往等情節,鍛煉孩子的品行,讓孩子的性格更開朗。教師在游戲中是孩子的玩伴,是孩子王,更是孩子游戲的引導者和支持者。 二、轉變教師觀念 ????幼兒體智能執教者多為男教師的原因除了給幼兒一種陽光形象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男教師有一種積極游戲的觀念,而女教師恰恰就缺乏這種不怕臟、不怕累、敢表演的觀念。教師在孩子面前不僅僅是一種老師形象,更是一個編劇、是導演、是演員,可以將個人的“尊嚴”放在一邊。女教師每日的工作就是帶娃,而且幼兒的性格千變萬化,教師的內心很容易感到煩躁、乏味甚至崩潰,所以教師常以“家長”的身份立于孩子面前,維護自己的權威。女教師當學會“破框”,從小自尊的框框里面跳出里,超強的自尊心使女教師無法建立積極游戲觀念,不敢和孩子一起摸爬滾打,那么永遠也不可能融入孩子中,在孩子眼里永遠都是高高在上。改變教師觀念是課程園本化的第一步。 三、培養教師情緒 情緒是影響一堂課質量的重要因素,女教師在轉變觀念后應逐漸培養自己的積極情緒。幼兒園中由于女教師需要照看的幼兒數量過多,工作繁瑣,園所要求高,家長需求大,導致教師壓力過大,難于釋放自己的內心情緒。教師應學會情緒的表現和控制。一哭、二鬧、三搞笑是情緒培養的法寶。 幼兒可以被稱為情緒的“動物”,情緒變化較快,情緒較復雜。教師在情緒上應向幼兒學習。一哭,要求哭的有水平,成年人為了表現傷心只是以“打雷不下雨,言語澆莊稼”的方式,用手在眼睛周圍打圈,裝作哭出聲音,用言語告訴別人“我哭了”。而幼兒的表現哭則更真實,有淚水有抽泣。二鬧,要求教師也應像幼兒一樣坐在地上,擺著手蹬著腿,不顧一切,但鬧并非無理取鬧,而要有理有據,教育原則要體現出來。三搞笑,有些教師會認搞笑很傻,做鬼臉和做丑陋的表情只是在孩子面前“獻丑”。魯迅說“喜劇就是將無意義的事物拼湊起來,展現給別人”,而搞笑是利用情感激發幼兒興趣。 情緒的利用應恰到好處,情緒也應依照活動中幼兒的實際適當調整。情緒高昂的游戲,教師應學會“降溫”,做到揚湯止沸,既保證幼兒安全,又延續幼兒活動熱情。活動情緒低糜時,以積極的狀態鼓勵幼兒活動。 四、賦予教師程序 幼兒體智能教學活動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引導熱身、主體游戲、緩和結束,時間分配分別為5分鐘、20分鐘、5分鐘。 第一階段引導熱身階段。熱身是活動的前提,保證幼兒活動安全和順利進行。首次上課的教師應在第一階段設計自我介紹環節,幼兒在不了解教師情況下,好奇心會引發幼兒想象,以致無法跟隨教師教學步伐。教師自我介紹應生動形象,以便幼兒快速記住。互動熱身可以是舞蹈也可以是簡單的口令熱身,更可以是小游戲。 第二階段主體游戲階段。游戲或活動引入要鮮明,主體游戲要循序漸進,幼兒對客觀事物的認知有一定的順序性,由簡到繁,由低級到高級,由直觀到具體,幼兒認知具體形象,不可能一步到位。游戲設計要分清主次,遵循邏輯規律,以創新故事為主線連接。 第三階段緩和結束階段。幼兒在劇烈的游戲之后,教師不可立刻請幼兒坐臥,而是應該對身體做適當的緩和,緩和可以是小舞蹈,可以徒手,也可以小游戲。 五、培養教師創編能力 游戲創編之前應明確游戲的特點,游戲應是幼兒主動和自愿的活動,幼兒在游戲中自己選擇游戲器材和內容;教師在設計游戲應考慮游戲過程而非結果導向,教師是引導者,游戲一旦被賦予目標就會被貼上“非游戲”的標簽,教師不可直接賦予孩子游戲目標,可根據教學需要引導孩子向需要培養的方向發展;學會在假想中反映社會現實,游戲內容具有科學的虛構性;能夠給幼兒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幼兒在無壓力的條件下表現自己的能力和控制環境。 游戲創編的三要素為指南與綱要(目標創編)、現有器材(器材創編)、生活實際(聯想創編)。第一步要做到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綱要》確定需要培養能夠的目標。第二步根據目標聯想創設情景,情景設置為吸引幼兒,可遵循熟悉和不熟悉兩個原則,即人物是幼兒最熟悉的,但人物矛盾卻是陌生的。第三步根據情景選擇器材。例如: 目標:手臂力量、抓握能力、手眼協調、身體協調性、平衡感 聯想:熊出沒“光頭強帶熊大熊二打西瓜”? 創設情景:? 人物:熊大、熊二、光頭強? 時間:一個上午? 地點:光頭強家里? 開端:光頭強想砍樹,騙熊大熊二去家里做游戲? 發展:設置游戲規則?(蒙眼用木棍打西瓜) 高潮:熊大熊二玩的不亦樂乎? 結局:光頭強砍了一車樹? 器械:空氣棒(木棍)、小布球(西瓜)、眼罩(蒙眼用)? 游戲教學是適應孩子玩性特征的,不會玩的教師是教不好孩子的,一位會玩的教師不僅能夠快速融入孩子世界,還能將教學做到科學有序。教師能玩,孩子會玩,幼兒園里的器材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而不是擺在那里無人問津的“冷兵器”。幼兒園開展幼兒體智能教育不應僅局限于派師入園執教模式,更應將其教育法園本化。 特別鳴謝: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紅旗樓幼兒園提供照片 張家口花花蒙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楊鐵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