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中的體教融合模式,培養出了很多優秀人才,今年秋季,我也把孩子轉回這里讀書!”8月上旬,雖是暑假期間,但黃石九中人頭攢動,家長們爭先恐后帶著孩子到這里咨詢、報名。 近年來,相關部門先后投資180余萬元,用于黃石九中體育設施建設,新增體育項目12個,吸納名師20余人,送出優秀學子1500余人。 這些數字的背后,隱藏著湖北黃石九中體教融合、蓬勃崛起路徑的悄然變軌。 “融”機緣:秦晉聯姻 翻開黃石九中的歷史,2003年,是一個“劃時代”的年份。因為這一年,九中在黃石教育界首次提出了“體教融合”的概念。 所謂“體教融合”,是指體育項目和教育教學在價值、功能和目的上的充分融合。當時,黃石九中的體教融合,就是射擊項目進校園。 射擊,是一項用槍支對準目標打靶的競技項目,最早起源于狩獵活動。15世紀,瑞士曾經舉辦過火繩槍射擊比賽,這是現代射擊比賽的雛形。 “2003年,我校師生到400米開外的黃石射擊館搞團建活動,從此與射擊結下了不解之緣。”黃石九中校長聶志武介紹。 ▲區領導調研市九中 說起與射擊館“秦晉聯姻”,黃石九中校長聶志武頗為欣喜:黃石所有中學,當數九中離射擊館最近。“他們有場所,有設備,而我們有生源,有苗子,雙方的需求不謀而合。”聶志武校長如數家珍地說。 于是,黃石九中和黃石射擊館分別負責普訓和實訓。“我校在初一新生中選苗子,并負責他們射擊理論知識的教學,射擊館的教練每周帶槍械過來,教學生實彈訓練,怎樣瞄準,怎么扣扳機……”黃石九中黨支部副書記羅春風介紹。 從此,每年秋季,學校在新生中選拔有潛力的學生組建校隊,不僅參與學校的課余訓練,還參與黃石射擊館的夏令營和冬訓營。 2009年,黃石九中依托黃石射擊館的資源,成立了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極大地豐富了該校學生的文體生活。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時間在“呯呯”的“槍聲”中一晃過了十余年。 2016年5月,黃石九中的射擊苗子,代表黃石隊首次“出征”,參加在荊門市舉行的湖北省青少年射擊錦標賽,高水平斬獲了5金7銀7銅。 首次“出征”,贏得盆滿缽滿,這讓黃石九中隨行的老師欣喜若狂。 “當時,賽場內外的拼搏與激情,超越與淚水,歡呼與掌聲,都在這一刻匯集、交融、綻放。”九中黨支部副書記羅春風回憶道。 “融”競技:捷報頻傳 “這次荊門賽事,讓我們嘗到了體教融合的‘甜頭’。”黃石九中黨支部副書記羅春風介紹,于是,學校領導班子研究決定,由單一的“射擊”向田徑、球類等多種項目發展,擴大體教融合的范疇。 推進體教融合,場地設施是保障。作為黃石市體育傳統學校,九中加快了體育設施的建設。“2016年8月,我們借教學樓改造的東風,在規劃中,300米塑膠跑道的田徑場、標準籃球場、羽毛球場等標準化場所赫然在列。”黃石九中黨支部副書記羅春風介紹。 據了解,當年,在2000萬元的校園改造項目中,體育場館就達180萬元。新射擊場館采用的是國際最先進的電子靶,這讓黃石九中的射擊學子在賽場上如虎添翼。 ▲學生參加射擊訓練 2017年,在全國U17射擊錦標賽上,黃石九中學生步兵、蔡林斌兩位同學,在男子10米氣手槍決賽中,分別奪得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績。 隨后幾年,黃石九中在各級“射擊”賽事中一路凱歌,捷報頻傳:2019年6月,該校包攬了黃石市射擊錦標賽個人、男團、女團、混合團體第一名;同年7月,該校學生金清揚在全國U17射擊錦標賽中,獲得男子組第一名;2020年11月,在湖北省青少年射擊比賽中,該校11人進入單項(團體)前三名…… 與此同時,黃石九中除了開足開齊體育課程外,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陽光體育系列活動。 “學校組建了足球隊、田徑隊、籃球隊。”黃石九中校長聶志武介紹,每周,各個訓練隊利用課余時間訓練3次,每次一個半小時。 自此,黃石九中的體育“苗子”全面“開花”:2018年,在湖北省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該校學生斬獲7個冠軍;2020年,在湖北省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該校學生王定坤獲男子組100米第二名;2023年,在湖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上,該校學生胡之律在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中,打出了628.8環的好成績…… “賽場上,那洋溢的青春氣息和拼搏動力,充分展示了我校學子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黃石九中校長聶志武一臉喜悅地說。 “融”學科:人才井噴 “把體育課融入每一門學科,讓孩子們更加快樂健康地成長,這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黃石九中校長聶志武介紹,在體教“融合”和“發展”上,該校作出了大膽的探索。 暑假期間,在黃石射擊館進行射擊訓練的陳詩怡和馬雪梅,兩人均是黃石九中的學生。今年4月,在湖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上,她們分別斬獲女子組25米氣手槍金、銀牌。 談起黃石九中體育與其他學科的融合,馬雪梅記憶猶新:講《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時,語文老師樂小娟告訴同學們,作者史鐵生學生時代是學霸,體育也特別好,尤其擅長80米跨欄,曾夢想獲田徑冠軍。但20歲時一場大病,讓史鐵生與輪椅為伴38年。 ▲學生參與足球活動 “老師,作為體育特長生,我們想替那些身陷輪椅的同道中人完成心愿!”馬雪梅的話音未落,掌聲已至,下課鈴隨之響起。“一節課,哪怕有一個學生被感動,課堂便有了生命!”樂小娟老師認為。 在黃石九中,柯雪芳、羅勝彬等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了體育知識。如籃球運動中的角度和力量計算、足球運動中的角度和距離計算、田徑運動中的速度和距離計算…… 不只限于語文和數學,物理、化學、地理、歷史等學科,在黃石九中的課堂上,都與體育學科結下“不解之緣”。 體教“融合”與“發展”,讓黃石九中收獲了“紅利”。7月上旬,聶志武校長在微信朋友圈連續報喜:全校450名中考生中,黃石二中上線人數達63人;同時,八年級學生楊思遠、曹瑞迪、嚴依晨三位同學,被黃石二中“國科大拔尖創新實驗班”錄取。 黃石,一直以來被稱為作體育冠軍的搖籃。程菲、劉蕙瑕、李珊珊等奧運冠軍,在黃石體育史上留下過高光時刻。“如今,九中探索出了一條符合黃石實際的體教‘融合’與‘發展’的新路徑,推動了全區乃至全市的高層次人才‘井噴’。”黃石市西塞山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胡萍如此評價道。 天賦,如同自然花木,需要園丁來修剪。但愿在黃石九中老師的栽培下,每一位學子,都會走向“高光的時刻”。 (黃豹 王錦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