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受命令風雨兼程、偵察災情危險評估、劃分救援作業區域、根據災情設置演練科目……一場專門為檢驗兩市消防救援隊伍跨區域地震救援預案、磨合戰時聯動響應機制和檢驗隊伍應急救援實戰能力的拉動演練在這里有序開展。 此次演練,平涼消防救援支隊報告請示省消防救援總隊后、總隊報請國家消防救援局和應急管理部同意后,組織開展的一次跨區域應急救援實戰拉動演練。放眼全國消防救援隊伍,為跨省支隊級單位作戰單元區域聯合行動開了先河、做了示范、樹了標桿。 臨受命、緊集結 ?貼近實戰緊繃弦 2023年5月29日8時30分,模擬固原市涇源縣香水鎮模擬發生里氏6.0級以上地震,部分建筑物倒塌,部分路段損壞受阻,車輛無法通行,并有多人埋壓被困。模擬災情發生后,固原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地震災害調度命令后,張興玉支隊長立即帶領固原支隊16車87人趕赴災區,同步視頻連線平涼市消防救援支隊,請求派遣地震輕型救援隊增援。時間就是生命,接到增援命令后,平涼支隊立即啟動《跨區域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預案》,支隊長暢克毅親自掛帥,帶隊率領12車70人2犬風雨兼程,向“災區”行進。 多戰術、擴思路,實訓實演鍛勁旅 由于通往災區道路被地震損毀,車輛無法到達震中,救援隊伍徒步約2公里,攜行救援裝備及物資趕赴震中,檢驗機動行軍能力。10時30分,平涼支隊增援力量全部抵達災區集結地,完成車輛停靠、營地搭建,并第一時間受領任務。 在演練一線,暢克毅支隊長帶領全勤指揮部與固原支隊指揮部共同成立聯合指揮部,分析研判災情,經過幾次不斷反復研討,最終確定科學、安全、高效、最優救援方案后,聯合指揮部立即向兩個支隊輕型地震救援分隊下達作戰命令。救援隊領受任務后,按照“集中裝備、整合資源、分類標記、單元作戰”的思路,同步開展廢墟搜索、水域救援、向下破拆、狹小空間破拆救援、向上破拆救援和穩固支撐、繩索救援等實戰科目演練。在水域救援演練現場,兩支救援人員首先演示了編隊行進和翻船自救,接著進行了活餌救援和離心力救援兩項科目,既規范救援人員的安全處置程序,又提高了協同作戰能力。在向上破拆救援和穩固支撐演練現場,救援人員首先利用方木對坍塌區域進行“工”字型穩固支撐,同時有序開展梯次破拆,既保證救援人員的安全又快速精準打通救援通道,彰顯了“科學救援”的理念。在狹小空間破拆救援現場,破拆和移除同步展開,但由于地震導致建筑物倒塌嚴重,道路中斷,被困人員無法安全有效轉移至安全區域,救援人員立即開展繩索T型救援,通過T型系統,將被困人員水平橫渡至安全區域。在經過近2個小時的緊張救援中,隨著最后一名“被困人員”成功救出,各項既定演練科目圓滿完成。 暢通信、練后勤,聯勤聯動強保障 演練過程中,支隊全勤指揮部嚴格按照拉動演練方案,落實應急響應、隊伍集結、清點裝備、編成出動、報告情況等程序要求,強力推動拉動演練工作高質高效開展。 應急通信保障組和后勤保障組聞令而動,前者利用動中通、4G圖傳設備、無人機、衛星通信等裝備,對參演隊伍跨區域救援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流程保障,不間斷傳輸途中圖像,保證了災害現場聲音畫面無盲區,實現了災害事故現場與前后方指揮部音視頻互聯互通,為指揮員做出決策提供有力保障。后者細化戰勤保障工作方案,成立“飲食保障、聯勤保障、運輸保障”等保障小組,為參演人員提供有力的戰勤保障。同時為確保演練車輛裝備器材完整好用,分批次對演練出動車輛裝備進行全方位維護保養和細致檢修,為演練提供有效的裝備保障。 此次演練,平涼支隊本著相互學習、共同促進、合作發展的理念,進一步優化完善各應急聯動單位之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工作機制。錘煉隊伍應急響應、力量集結、遠程投送、通信保障、信息報送、戰勤保障、救援能力等實戰化水平,切實提高地震應急搶險救災能力,確保在黨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