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上海爆發了新一輪的疫情,在杭州,有不少醫務工作人員都自愿奔赴上海參加防疫工作。在防護服里,戴眼鏡非常不方便,為了幫助醫務人員摘下眼鏡,也為了幫助廣大的近視患者朋友科普眼健康知識,杭州太學眼科于6月9日舉辦了“守“滬”歸來,點亮“睛”彩——2022致敬白衣戰士摘鏡直播”。在本次直播里,網友們不僅聽到了專業醫生的科普講解,還跟隨鏡頭圍觀了個性化微飛秒手術的全過程。杭州太學眼科的先進設備和醫生精湛的醫療水平保障了本次科普的高質量,本次直播播放量突破124萬。 大咖科普個性化微飛秒手術 本次直播邀請到了杭州太學眼科的董媛院長來到直播間,為網友進行科普。董院長是眼科博士,教授,美國加州大學訪問學者,眼科臨床經驗十分豐富。 董院長首先為網友們詳細講解了個性化微飛秒手術:“個性化微飛秒是目前來說屈光手術一個主流的術式,手術由兩臺機器完成:一臺是專業的激光制瓣機器,另一臺是準分子激光機器。其實個性化微飛秒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范圍,更加細化地來說,有針對角膜結構的由地形圖引導的手術,還有增加景深的Q值調整的手術。” 董院長科普講解 在科普之后,董院長還繼續聊到了個性化微飛秒手術的特點:“個性化微飛秒手術的最大特點就是個性化,每個人的角膜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同患者眼睛近視的度數、角膜的形態、以及眼睛的結構、調節力,還有患者年齡等等都是不一樣的。個性化微飛秒手術可以針對每個人眼部的特點進行定制,即使患者的眼睛除了近視、散光,還有別的癥狀,個性化微飛秒手術也可以矯正的更加適合。” 體驗者現身,分享術前感受 在董院長的科普分享之后,直播邀請到了參與援滬工作的防疫工作者來到直播間,和大家分享防疫工作經歷和摘鏡前的體驗。汪先生是一名精神科的醫生,他和直播間的觀眾們分享道:“平時在醫院工作時要一直戴眼鏡和口罩特別的不方便,之前參加援滬防疫工作的時候,需要長時間穿防護服,在防護服里戴眼鏡不僅不方便,時間長了,眼睛+口罩還會讓我特別的不舒服,很多時候都被迫要戴隱形眼鏡。我的左眼近視+散光有700度,右眼的近視+散光有500度,我有一些同事也是在杭州太學眼科做了摘鏡手術,所以這家醫院我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馬上就能摘掉眼鏡了,我現在非常開心。” 體驗者現身分享感受 細致入微,專家詳解術前檢查 在體驗者進入手術室準備接受手術地同時,直播邀請到了高明修醫生來到直播間,為網友們講解個性化微飛秒手術摘鏡的全過程。高醫生有著十余年眼科臨床經驗,擅長青少年近視防控、屈光手術等相關檢查及治療,同樣深受廣大患者的信賴。 高醫生講解手術注意事項 高醫生為網友們科普了術前檢查環節:“手術前的檢查需要兩個小時左右,但是具體的情況需要根據當天的預約情況和手術情況而定,如果在檢查之后,患者的眼部情況比較適合,那么就可以盡快安排手術,如果患者的眼睛情況不是很好,那么需要到院進行復查,明確患者的眼睛是否能夠達到接受手術的條件。” 在講解了術前檢查環節之后,高醫生還針對很多關于個性化微飛秒手術的常見問題做出了解答,讓廣大網友們更加了解了個性化微飛秒手術。 全程直播,個性化微飛秒手術受廣泛圍觀 在高醫生科普之后,個性化微飛秒手術也很快開始了。伴隨著董院長的手術,高醫生也跟隨鏡頭為網友們講解了所使用的專業設備和各個環節步驟,短短十分鐘的時間,個性化微飛秒手術就完成了。網友們在紛紛驚嘆于個性化微飛秒手術是如此高效、迅速。 董院長進行個性化微飛秒手術 體驗者術后登場,難掩摘鏡喜悅 在手術結束后,汪先生重返直播間,和大家分享他的術后感受。汪先生說:“這么短的時間就摘掉了眼鏡,我感覺跟做夢一樣。現在我感覺眼睛有一點酸酸的,還有些霧蒙蒙的,不過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不過比之前戴眼鏡的時候已經清楚很多了,等過幾天視力完全恢復,就可以正常生活了,我現在非常開心。” 體驗者上臺分享喜悅 董院長和高醫生的講解讓網友們了解了個性化微飛秒這一定制化近視手術方式,杭州太學眼科的先進設備以及兩位醫生豐富的診療經驗和嚴謹的醫療態度,也為大家呈現了一場生動有趣的科普活動。不少網友都在直播間表達了自己通過摘鏡手術告別眼鏡、開始全新生活的美好期待。同時2022致敬白衣戰士公益活動還在持續進行中,歡迎醫護及志愿者朋友們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