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意義,古人早有闡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即便逃不了一考定終身, 這句話,從董其昌開始, 便成為國人教導年輕學人 顛撲不破的,成人之禮。 世間紛繁,象牙塔打破, 又有人說: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于是行走, 成為另一種閱讀方式, 成為個體的時代表達, 成為人生,必修之功課。 芒種的年輕人, 他們走出書齋, 用行走的方式, 閱讀著,從遠古走來的中國, 走進了,宏大的農耕博物館。 他們翻過雪山草地, 邂逅甜蜜的天山本草蜜, 咀嚼青海青稞的粗糲, 體味西藏羊絨的溫暖, 探秘江華苦茶的野性與柔情, 找到了從前,沈從文小說里, 大湘西的神秘夢想。 他們共春雨潛入江南, 與紹興好茶相約, 遇見湯顯祖故里的茗湯, 見識《小石潭記》中的"水尤清冽", 與江西在詩歌中和唱共鳴, 從深山,找到了自在的茶, 讀懂了風雅,這一種江南獨有的品味。 他們尋訪秦嶺巴山, 敲開漢人老家大門, 牽起中原千年底蘊, 就一杯山西藥茶,品中華百草精華, 看白鹿原上的風,拂紅了漫山櫻桃, 觀臨潼石榴,又如何結出了紅寶石。 他們走邊塞闖關東, 用腳丈量出"豪邁"的真實含義, 鏈接起詩與遠方,與人們的日常, 大漠長河、甜蜜瓜果、邊塞文化, 他們說,有一種米香叫"慶安香", 更有一碗豬肉燉豆角, 在寒地黑土上,照見北方中國。 他們跨過長江黃河, 望見波瀾不驚的悠然, 與滾滾長江之間的默契。 南國廣東煲湯里的學問, 藏著嶺南文化的自得, 一碗豆花,盛開了愜意生活的蓮花, 草木欣榮的江山,是他們自豪的祖國。 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 960萬平方公里, 芒種的年輕人, 從求是的浙江大學走來 走在堅實的中華大地上, 行走,是他們的信仰, 行走,成為他們賦予這個祖國, 別一樣的,赤子之心。 芒種品牌管理機構專家委員會主任 胡曉云 2021年8月6日,是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