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 /The 5th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Festival簡稱“IDF2021”是由浙江省廣播電視局與中國美術學院聯合主辦的國際專業紀錄片盛會,是集紀錄片推優、提案、展播、論壇、工作坊于一體的高品質人文藝術平臺。本屆年度主題為“感·知”,于2021年10月22日-25日在杭州西子湖畔舉行。 “IDF學院”培育單元是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為培育未來紀錄片新生力量而設置的公益性項目,面向高校師生、紀錄片工作者以及紀錄片學者,打造以“紀錄片新生代”為主題的培育計劃。2021年“IDF學院”聯手CNEX打造以剪輯為特色的專業工作坊,為國際紀錄片大師與中國青年導演搭建國際制作、教育、學術交流的合作平臺,挖掘中國故事,展現中國風貌,助力中國紀錄片事業的蓬勃發展。 “IDF學院”培育單元從征案公布以來收到了來自全球華人關于不同主題的項目投遞。在IDF學院為期 4 天的活動里,導師團針對4個入選項目進行培訓與輔導。從敘事和剪輯的角度,通過粗剪看片、分組交流、一對一指導、顧問講座及項目成果展示與討論等多項內容,共同為項目打磨出更多的可能性,完成對入選項目的全面扶持。 10月25日上午,“IDF學院”培育單元進行了項目成果展示與討論。結合四個項目的改造,從理念到角度、從人物塑造到敘事邏輯、從紙上剪輯到素材歸納,展開了深入交流。與會人員有:電影監制、剪輯師周強,剪輯師蕭汝冠,剪輯師李博,剪輯師于曉川;中國美術學院教師、工作坊單元總監魏偉;CNEX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奧斯卡影藝學院會員陳玲珍,CNEX共同創辦人暨制作總監、奧斯卡影藝學院會員張釗維,CNEX內容總監暨合伙人程十卉;導演杜帆、蘇家銘、楊皓、蔣春華;還有來自中國美術學院影視專業的20位旁聽生。 周強導師,剪輯作品《任逍遙》剪輯指導《棒!少年》 蕭汝冠導師,剪輯作品《生門》《十七歲的單車》 李博導師,剪輯作品《塑料王國》《孤注》 于曉川導師,剪輯作品《城市夢》《生門》《大同》 中國美術學院教師、工作坊單元總監魏偉 CNEX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奧斯卡影藝學院會員陳玲珍 CNEX共同創辦人暨制作總監、奧斯卡影藝學院會員張釗維 CNEX內容總監暨合伙人程十卉 首先匯報展示的是《花兒》項目的蘇家銘導演,他以李博導師的場記表為樣板,制作人物表和人物大事年表,整理了拍攝跨度十年的素材,將人物放在家庭的布局中梳理變化,歷煉了把材料回到爐里重新鍛造的能力。李博導師進一步補充到,《花兒》的故事沒有強烈沖突,可以在素材跨越的時間長河中,抓取生活里平凡且動人的點滴。 《野生導演》楊皓導演感謝蕭汝冠導師為作品打開視角:從以獵奇為意圖地聚焦在人物身上,轉變為以人物為切入口、映射整個義烏市場的環境和生態,因而在梳理素材和故事線的過程中,發現了隱藏在角落的“僅自己可見的素材”,重塑了看待素材的角度和對素材的敏感度。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蔣春華導演收獲了通過紙上剪輯、用故事片思維梳理結構的方法論。他重新思考了紀錄片的作者性與公共性、社會性的關系,認為“片子有自己的命運”,將作品打破重來。在于曉川導師的指導和旁聽生同學們的協作下,將主要人物由8位提煉為3位,圍繞人物的起承轉合,將5小時47分鐘的粗剪版本精剪為90分鐘,給作品打通了新的脈絡。 《別樣的幸福》杜帆導演在周強導演的指導下,弱化了作品的事件性:“事件性是一時的,拋開事件強調人物,留存不易過期的情感性內容”。同時拉出作品中的全部臺詞,修整了部分過于直白表達的內容,賦予作品留白的空間和“隱性”的力量。 隨后,導師顧問團和導演、教師同學們總結交流了心得體會,張釗維顧問以“克期取證,悟后起修”,贊揚大家在極限時間內付出的努力,期許“結束之后才是開始”。于曉川導師談到被年輕導演的較勁感染:“執念可以是阻礙也可以是助力,能夠激發靈感;在較量的過程中,作品可能生發出新的方向,也許這就是周強老師提到的剪輯師‘擔當’。陪片子走過這段歷程,就是我的擔當。” 最后,導師李博、周強、蕭汝冠、于曉川給導演蘇家銘、杜帆、楊皓、蔣春華頒發了結業證書,全部與會人員合影留念,2021年“IDF學院”培育單元圓滿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