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推進過程中,地級市正在被賦予更多權力。 7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試行)》(下稱《規范》),其中一條細則值得注意:地級市的有關部門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依據本規范制定實施細則,具體組織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工作。 而在三年前,三部委聯合發布的規范文件中,實施道路測試管理職責的相關主管部門尚不包含地級市。 《規范》做出上述調整,主要目的在于加速推動自動駕駛由“道路測試”向“示范應用”拓展。這是自動駕駛商業化的關鍵一步。“道路測試”是指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功能測試活動,“示范應用”是指具有試點、試行效果的智能網聯汽車載人載物運行活動。 地級市將在上述進程中獲得更多話語權。從自動駕駛實際應用來看,城市道路場景豐富,覆蓋了復雜的中國路況和中國式駕駛行為,對于加速自動駕駛技術演進意義重大。城市公共交通等高頻應用場景充分滿足市民剛需,城市道路智能化又可形成資源復用的規模效應推動商業化。 國家政策的推動以及城市場景本身對于自動駕駛發展的重要意義,將加快以蘑菇車聯為代表的中國自動駕駛頭部公司在國內各大城市落地的步伐。 頭部企業從城市場景切入 基于對國家政策的深入理解,蘑菇車聯自成立之初便鎖定城市場景為落地切入口。 北京市順義區北小營鎮是國家級智慧交通示范基地,也是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的永久舉辦地。該大會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2019年,包括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等在內的多個部門負責人在會議現場表示,將以多項新舉措打造智能網聯汽車這一新型產業生態。 大會期間,蘑菇車聯落地了國內第一個開放式5G商用智慧交通車路協同項目。該路段多為狹窄的雙向無隔離帶道路,有大量貨車、小汽車、非機動車以及行人通行,交通參與者異常復雜。由此,蘑菇車聯驗證了其全球領先的車路協同系統在城市開放道路落地的能力。 2019年起,發展智能網聯產業的政策東風同樣吹到了江浙地帶。 江蘇蘇州是長三角乃至全國智能駕駛應用示范的先行先試區域。高鐵新城是蘇州“一核四城”發展戰略的北部核心板塊,近年來以培育智能車聯網產業為著力點,打造了全國領先的智能駕駛產業高地。 鎖定城市場景,2020年蘑菇車聯與蘇州高鐵新城達成戰略合作。依托其當時已落地的國內首個“車路云一體化”的自動駕駛系統,車輛順利完成了交叉路口碰撞預警、闖紅燈預警、弱勢交通參與者碰撞預警和綠波車速引導等場景。 2021年,“交通強國”首批試點省份的湖南省接棒江浙,湖南省域副中心、湖南地級市之一的衡陽市成為前沿陣地。 今年3月,蘑菇車聯與湖南衡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全國智慧交通創新示范城市,打造智慧交通“衡陽模式”。該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一舉創下了全球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項目投資金額的紀錄。 全球首個城市級自動駕駛方案落地 切入城市場景同時意味著,企業需要具備城市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能力。 首先是安全性。 高峰期密集的城市環境是自動駕駛最難的場景之一,擁有猶如飛行中的瓊鳥群一般的自由度和不確定性。 蘑菇車聯國內領先且唯一的“車路云一體化”體系通過單車智能、車路協同、AI云平臺,實現融合感知、協同定位規劃和協同決策,突破單車智能瓶頸,大幅提升自動駕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是多場景覆蓋能力。 城市出行場景看似需求單一,實則蘊藏市容維護、安全巡邏、醫療救護、物流運輸等多種市政公共服務屬性的商業場景。此次《規范》首次明確將“專用作業車”納入測試車輛范圍,也從側面印證了城市服務場景對于自動駕駛落地的重要性。此次三部委新發布的《規范》擴大了智能網聯汽車的使用場景以及測試車輛范圍。具體來看,《規范》將測試示范道路擴展到包括高速公路在內的公路、城市道路和區域;測試車輛范圍增加了專用作業車,以滿足無人清掃車等使用需求。 蘑菇車聯自動駕駛城市公共服務車輛 專用作業車作為城市公共服務車輛的一部分,被視為擁有廣闊前景,這也是蘑菇車聯的一個布局方向。 從北京順義到江蘇蘇州,再到湖南衡陽,蘑菇車聯以城市為單位,完成了技術方案、項目規模、服務場景等多方面的跨越,并最終在衡陽完成了自動駕駛城市公共服務車隊在清掃巡邏、醫療救護、運送快遞等多場景落地測試。 近日,蘑菇車聯自動駕駛清掃車還進入清華大學校園,為中國頂尖學府提供清潔、低碳、產教融合的教學和生活環境。至此,其城市公共服務車隊落地范圍已覆蓋至多城市示范道路、城市主干道、園區、機場、高校等城市關鍵主體。 最后,城市級車隊運營服務需要企業有極強的交通大數據云平臺調度能力。 蘑菇車聯擁有全國最大規模云控平臺,打造交通元素全覆蓋的全息數據感知體系和場景化智能決策服務,是國內唯一具備交通AI底層系統與應用運營系統的智慧交通大數據平臺。 由此,蘑菇車聯成為國內第一家打造城市級自動駕駛落地方案,并實現了城市級大規模落地的科技公司。 整體來看,此次新推出的《規范》是對于《試行》的有效補充。近兩年,伴隨著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功能的進化,自動駕駛企業們對于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測試工作開展過程中,也存在測試方案不統一、測試結果不互認、車路協同不到位等問題,行業企業提出進一步放開高速公路、無安全員測試等需求。”工信部這樣解釋《規范》的必要性。 對于各大自動駕駛企業來講,《規范》中地級市話語權的增加能夠加快自動駕駛項目的落地速度,同時一系列減負政策對于項目的進展也具有推動作用。在《規范》的推動下,城市場景的自動駕駛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