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由平安知鳥主辦的《平安知鳥巔峰講堂》演講盛典第七期正式開播,本期主講嘉賓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特聘研究生導師、原高瓴資本董事總經理趙小兵,其以《十倍創新:企業指數級增長的核心引擎》為主題,通過深入解讀蘋果、微信、特斯拉和中國平安等數字經濟巨頭的成長軌跡,分享企業價值提升與創新的方法。 企業在常態化經營的過程當中,通過提高運營效率、營銷能力而獲得的增長,都不一定是指數級別的。指數級別的增長是超高速、非常態化的,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很難見到。那么,企業如何才能實現指數級增長?這就需要一個核心引擎——十倍創新。 一、什么是“十倍創新”? 當我們在談創新的時候,實際談的是什么? 蘋果喬布斯對創新定義是“革命性創新”。喬布斯認為只有三款能夠達到革命性創新產品級別:1984年的麥金塔電腦、2001年的iPod、2007年的iPhone,分別改變了計算機行業、音樂行業以及通訊、互聯網行業等多個行業,將人類帶到移動互聯網時代。 克里斯坦森對創新定義是“顛覆性創新”。“顛覆性創新”源于破壞性技術和市場結構的變化,在它們日后將逐漸進入主流市場后,將與主流市場產品一爭高下。對于大型企業而言,只要處于顛覆性技術的沖擊之下,可能會面臨滅頂之災。 彼得?蒂爾對創新定義是“從0到1的創新”。從無到有創建了一個新的事物,屬于垂直的進步和創新,創新者需要嘗試從未做過的事,而從1到N則是一種復制進步。強調了原始創新的重要性。但在實戰中,復制創新者常常贏得最終勝利,而有些從0到1的創新者反而不見蹤影。 不管是“革命性創新”、“顛覆性創新”還是“從0到1的創新”都有其局限性,企業在實戰過程中很難界定清楚。趙小兵在《方舟》一書重新定義”創新”,把創新分級分為:十倍創新、復制創新、迭代創新、改良創新。 “十倍創新”概念來自《孫子兵法》的“十則圍之”,從用戶體驗來看,創新產品比現有產品好十倍才會有壓倒性的優勢,比如高鐵和綠皮火車、汽車和馬車、微信和短信的對比; 在“復制創新”過程中,當復制的對象是十倍創新者時,同樣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 “迭代創新”的源頭來自軟件和互聯網行業,即便是十倍創新產品,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經過年復一年的迭代創新才能逐漸完善; “改良創新”這是普遍發生的創新,企業只是對現有產品做出了有限的改進。在企業的創新行為中,可能大多數都是改良創新。企業申請的很多專利,都可以把它歸成這一類。 趙小兵認為:創新只有一種——就是能夠持續不斷地提升企業價值的東西。可以說,十倍創新是高級別的創新,涵蓋了“顛覆性創新”、“革命性創新”以及“從 0到 1的創新”概念,而十倍創新者,是數字化的推動者和受益者。 二、十倍創新者,是數字化的推動者和受益者 1、蘋果為何從一家中型科技公司成為全球市值之王? 1980年-2008年期間,蘋果作為個人電腦的開創者,雖然名聲顯赫,但是上市后的28年中,只是一家中型科技公司,而且一度處于破產的邊緣。而2010年-2021年期間,蘋果多次成為全球市值之王,企業價值一路攀升,直到2.41萬億美元數據截止2021年8月2日。 蘋果為何從一家中型科技公司成為全球市值之王?每次數字經濟領域十倍創新的結果就是——創新主導者贏得優勢,獲得最終的勝利。所以十倍創新產品iPhone,就是蘋果公司成為全球市值之王的秘密。 2、超越萬億市值的十倍創新者:微信、抖音、特斯拉 移動社交十倍創新產品——微信,2021年月活用戶12.41億,占全國人口的88; 移動短視頻十倍創新產品——抖音Tik Tok,最新官方數據表明,全球有5億個Tik Tok用戶,累計下載30億次,月活用戶超過10億,覆蓋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且其用戶數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狀態; 百年汽車工業史上第一款十倍創新產品——特斯拉,是智能電動汽車行業標準的締造者。我們可以說,特斯拉重新定義了汽車,開啟了汽車的智能時代。 不難看出,微信、抖音、特斯拉這幾個產品在創造的過程中都遵循了“十倍創新”法則。因為它們的創新要比現有產品好上十倍,所以無須花時間講上幾個鐘頭,普通消費者也能感受得到產品的好。這些創新產品的出現,為企業不斷創造價值,引領企業成為行業標桿。 三、數字化轉型,企業十倍創新的突破口 在數字化浪潮下,全球數字金融發生顛覆性變化:美國的PayPal, Square,中國的螞蟻金服、微信支付、微眾銀行、京東金融等獨角獸,作為顛覆性創新力量,正在侵入傳統金融業的商業腹地。 平安集團經歷了33年的探索,從未停止過創新的腳步,擁抱互聯網+AI技術,從單一保險走向綜合金融。平安集團從傳統金融企業面向科技金融生活服務集團轉型,并且在固守傳統行業領地的同時,通過合作、自創和收購的方式,成功進軍諸多和主業相關的互聯網+行業,如:互聯網+保險:眾安保險;互聯網+金融:陸金所;互聯網+醫療服務:平安好醫生;互聯網+汽車:汽車之家等。 趙小兵指出:平安集團在核心業務穩健高速發展和金融科技的全面應用下,同時也應該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十倍創新”。比如:是否能夠建立公司獨有的創新文化?如何建立公司獨特的激勵體系,并在集團內部保持公平?如何打破內部壁壘,在業務協同連接處設計十倍創新產品等問題,以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 數字化趨勢不可逆轉。對于企業來講,數字化轉型既是創新的突破口,又是創新的載體,持續不斷地提升企業價值的創新,才能為企業打開創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