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街景、不同的美食、不同的文化習俗,食客們習慣用一種味道記住一座城市,正所謂一道美食一種情懷,而對于山東的味覺記憶,大概就是山東特產煎餅了。 小時候跟著奶奶在老家上學,那時候我有全班同學都羨慕的愛心早餐——山東特產煎餅。每個睡不醒的早晨,睜眼就能看到奶奶在忙活著做早飯,支餅鏊、燒火、熱鍋、調面糊,在我出門前準時準點從鏊子上揭下熱氣騰騰的煎餅,卷上炒好的雞蛋夾上肉腸,裝進我的書包帶去學校。二十多年過去了,現在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但每每回家奶奶都會為我支起餅鰲,攤幾張山東特產煎餅,讓我一飽口福。 前不久,我終于有了時間回老家看望奶奶。奶奶頭發白了、背駝了、腰彎了,但依舊站在爐邊,一張一張熟練地攤著煎餅。看見我,奶奶笑得合不攏嘴:“來,拿這張吃,剛出鍋的,熱乎著呢!這可都是用齊魯糧油面粉做的,我單獨給你留出來了好幾張,走的時候帶著,回家慢慢吃,比你在外邊買的那些強多了!”那天,吃了近三十年的“奶奶牌”山東特產煎餅,我竟品出了別樣滋味——是童年的味道,是家鄉的溫暖,更是奶奶濃濃的愛。 當我們走過的城市越多,吃過的食物越豐富,我們的記憶和味覺就越會達成一種默契與共識:共同期待一個熟悉味道,共同等待一段鮮活的味覺記憶被喚醒。對我而言,那個念念不忘的味覺記憶,就是這一袋獨有齊魯糧油馥郁濃香的“奶奶牌”山東特產煎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