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12月中國采購經理指數。根據數據顯示,12月制造業采購指數PMI為49.4%,比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其中生產指數為50.8%,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事實上,這是時隔29個月之后該PMI指數再次跌至榮枯線下方。 與此同時,非制造業PMI錄得53.8%,比上月提升了0.4百分點。一升一降之下,12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最終為52.6%,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對于制造業PMI指數的下滑,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認為,近期受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制造業發展環境穩中有變,制造業景氣度有所減弱。 據公開資料顯示,不同規模企業PMI均有所回落。大型企業PMI為50.1%,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微高于臨界點;中、小型企業PMI為48.4%和48.6%,分別比上月下降0.7和0.6個百分點,均位于臨界點以下。這表明中小型企業在經濟下行周期中處境更加艱難。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雙雙跌落于枯榮線之下,分別為49.7%和47.1%, 表明制造業企業產品訂貨量以及主要原材料庫存持續下降。 另外,從業人員指數為48.0%,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同樣位于臨界點之下,表明制造業企業用工量有所減少。恒大研究員任澤平博士認為,從業人員指數創新低,失業風險加大,需高度關注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的就業困難,落實“穩就業”。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雖然制造業PMI回落,但生產指數仍處于擴張區間,為50.8%,這表明制造業生產仍在保持增長。此外,據調查結果顯示,反映原材料成本高和物流成本高的企業比重分別為37.3%和38.6%,均降至近期低點,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 另外,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14個行業的生產指數高于臨界點。其中,食品及酒飲料精制茶、專用設備、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等制造業位于57.0%以上,且景氣度環比上升。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的全年PMI均值分別為51.2%和52.9%,保持在相對較好水平,且分別高于制造業PMI均值0.3和1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文韜指出,未來經濟運行將依然保持基本平穩格局,企業生產意愿和經營預期較好,新的一年里經濟仍具有趨穩運行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