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英雄這個詞語太過榮耀光輝而不可觸及。 那何為英雄呢? 不是電影里的飛天遁地拯救世界,不是帶著頭冠常年徘徊于鏡頭前。是戰爭時流血犧牲,危難時挺身而出,平日里無私奉獻的人們。英雄就在我們身邊,都是普通人,但擁有著一顆偉大的心。 正如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將2003年以來的閑暇時間都傾注于橋旁。他用了15年時間,騎壞了9輛電動車,他挽救了351位輕生者,他被成為南京長江大橋的“生命守望者”。 他叫,陳思。 1968年的南京長江大橋,遇見了1968年的陳思,于是他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2000年,陳思到南京進貨,看見橋欄上趴著一個女孩,他硬著頭皮上前,顫抖著將女孩抱離了危險的橋欄。陳思說,女孩身子很輕,焦黃的臉色仿佛能被風吹跑。被救下后女孩小聲的說:叔叔,我餓。 也許是女孩無助的話語,觸碰到他心底溫暖的那根弦。也正是這一次意外的挽救,讓陳思走上了“生命守望者”的道路,這一走,就走了15年。 或許他從未意識到,自救下第一個人的那一刻起,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通”的英雄! 15年之間,陳思的生命守望之路一直持續。那個騎著電動車不斷行駛在長江大橋旁的平淡身影,卻猶如披甲上陣的將軍一般,與死神針鋒相對。 15年來,他在死神的鐮刀下搶救了351條生命,而他騎的電動車也年復一年換了9輛之多。 在得知他的電動車已經多次更換后,新日立刻采取行動。 2019年1月2日,上午十點,新日派出企業代表奔赴南京,為平民英雄陳思送上一份助力,一輛嶄新的新日電動車,同時新日代表面向在場媒體承諾為陳思老人提供終身免費以舊換新服務,為他的生命守望盡一份心意。 陳思的事跡,也許范圍僅限于長江大橋的一角,但卻溫暖了整個社會,這與新日一直堅持的陽光精神理念不謀而合。 新日總裁助理陳開亞面向記者表示:“多年來,新日電動車一直秉承回報社會、造福社會的理念廣泛參與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到處都有新日的暖心身影。新日呼吁社會更多的人們能夠如陳思同志一樣挺身而出,為溫暖、和諧的社會發展做出貢獻。而新日電動車也將繼續馳騁在公益建設的大路上,用陽光溫暖人心,讓人們感受到‘有陽光的地方就有新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