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主頁 > 國內 >

        知乎7萬贊回答:你思考問題的方式,決定了你的層次

        時間:2019-01-02來源:互聯網 作者:編輯 點擊:
        所謂厲害的人,遇到問題時的思維模式,跟我們的差別在哪?這篇文章里,作者從“一家零售店的困境”出發,用實際例子來解讀6種層次不同的人才,是如何思考、解決問題的。思維層

        所謂厲害的人,遇到問題時的思維模式,跟我們的差別在哪?這篇文章里,作者從“一家零售店的困境”出發,用實際例子來解讀6種層次不同的人才,是如何思考、解決問題的。思維層次,很大程度會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文/謝春霖 富研社(dontletmeplay)

        一家零售店的困境

        假設你是一個「某品牌運動鞋」的線下門店代理商,門店開在上海的鬧市區有好幾年了,你雇傭了幾個伙計在經營著自己的小店面,你每周來店里一次了解經營情況,一直以來都比較穩定。

        可是最近,你發現生意越來越差,銷售額一直在下滑,而且你還發現,某幾款鞋子的「進貨價」竟然比淘寶上的「零售價」還要高,很多客人來店里試了一圈鞋子,結果都跑去網上下單了。

        伙計們的士氣也開始變的低落,客人進來了,都不太愿意主動去搭理,你剛要發火,一名員工卻突然提出了辭職……

        你非常苦惱,這個地段的房租開始變得越來越貴;庫存也因為滯銷越積越多;甚至本來熱鬧的地段,現在逛街的人都開始變少了……

        店鋪已經開始虧損,而你投入了大量的裝修成本和庫存,現在關門損失極大,你焦頭爛額……

        請在這里停頓30秒,想象自己就是這個代理商,請問在這個時候,你會怎么辦?

        有些人說可能會說:

        “都是萬惡的淘寶惹的禍,馬云毀掉了實體經濟!”

        “線下房租越來越高,賣一月的鞋還不夠付房租,線下店誰做誰賠錢……”

        “現在的年輕人太不負責任了!生意有點波動,稍微有點壓力,人就跑了……”

        還是你會這樣思考?

        “員工不積極,我就提高員工的銷售提成唄,有錢能使鬼推磨,冰箱都能賣給愛斯基摩人,就不相信賣不出去幾雙鞋子,明天開始我親自來盯店。”

        “我們上個月不是有幾個企業定了一批鞋子嗎?這個月我們多打點電話,聯系更多的企業,做企業客戶!”

        “我也可以開個淘寶店啊,把我的生意也搬到網上……”

        或者你選擇另辟蹊徑?

        “時代變化太快,新時代一定有我不知道的新方法和技巧,我要去學習一下。像什么新零售啊,O2O、體驗經濟、短路經濟、社群經濟…… 聽說都是能解決目前這種困境的方法!”

        “其他同行他們是怎么解決的?有沒有同行的資源,我去交流學習一下。”

        為什么面對同一個困境,每個人的反應和解決方法會如此不同?

        有些人抱怨環境,有些人變得勤奮,有些人卻選擇開始補習功課,尋找新的解決辦法?到底哪種方式才是正確的?

        這里,我們就需要用到一個新概念「NLP理解層次」來解釋這個現象:

        #注釋:NLP(神經語言程序學)是由理查德·班德勒和約翰·格林德在1976年創辦的一門學問,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微軟領袖比爾蓋茨、大導演斯皮爾博格等許多世界名人都接受過 NLP培訓,世界500強企業中的 60%采用NLP培訓員工,理解層次是NLP中的一個核心概念。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件與我們有關系的事,我們都會賦予其一些意義。比如前面的例子,你可能會覺得造成這一切都是馬云的錯。

        由于每個人賦予的意義都會有所不同,因此我們的理解也會不一樣,理解不一樣,解決辦法當然就會不同。

        「NLP理解層次」說,對一件事情的理解,我們可以分成6個不同的層次,而這個層次是有高低之分的。

        如果你用低維度的視角去看這個問題的時候,感覺它無法解決。但當你站在更高的一個維度去看它,也許就變成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甚至連問題本身也消失了。

        就像馬車的時代,大家都在尋找更快的馬,但當汽車被發明出來后,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為了便于你理解,我們以每個人所處的不同「理解層次」,把人分成6種不同的類型。理解層次越高的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強,就越是我們社會需要的人才。

        接下來,我們就從這個線下門店的案例出發,看看這6類人,分別會如何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你是第幾流人才?

        1、第5流人才

        別名:怨婦

        所處理解層次:環境

        典型思考模式:都是你們的錯!

        理解層次的最低層是「環境」。

        什么是環境?就是除你自己之外的一切都算是環境:你身邊的人、你的領導、同事、你的公司、你的競爭對手市場環境天氣大眾輿論……等等諸如此類。

        處在這個理解層次的人,當問題發生的時候,他首先會把問題歸結成「因為環境的不好」而產生的問題。

        比如:

        工作不順利,是因為領導是個蠢蛋……

        沒有晉升機會,是因為公司的辦公室政治嚴重,沒有好的晉升機制……

        房子太貴買不起,都是因為那些黑心炒房團、政府調控無能、沒有一個富爸爸……

        總之,發生了現在的這個困局,不是我的問題,是別人的問題,是公司的問題,是市場的問題,是政府的問題,是運氣的問題,都是我命不好,生在了這樣的一個時代,遇到了這樣一群人。

        而他尋找解決辦法的路徑,也會從改變環境的角度去思考。

        比如:

        這家公司不好,導致我沒有晉升機會,那我就換個公司唄;

        找了一個男朋友,他現在對我越來越差了,又是一個渣男,再換一個唄;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接觸過這種人,只要一與他們接觸,就會感受到這「滿滿的負能量」,感覺這人世間的不幸都被他們碰巧遇上了,命運多舛的不行,分分鐘生活就無法繼續了;

        我們通常稱這種行為叫做「抱怨」,但你是不是也曾勸說過這些人不要抱怨?他們似乎也知道抱怨不好,但為什么他們還是在不斷抱怨呢?

        那就是因為他們的理解層次處在了最低的「環境層」,他們對世界的理解被死死的困在了這個層次,并不是他們想抱怨,而是在他眼里,除了看到環境之外,再也無法看到其他的了。

        因此,他們能想到的最好辦法,也就只能是換個更好的環境了。

        如果是第五流的人才遇到了案例中的困境,他似乎除了抱怨房租、淘寶、員工,他是真找不到還有什么原因能解釋這個問題。

        2、第4流人才

        別名:行動派

        所處理解層次:行動

        典型思考模式:我還不夠努力!

        我們往上走一層,來到第二個層次「行為」。

        想要解決問題,那你就得開始行動啊!你不能改變環境,你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你為什么還沒有成功?就是因為你還不夠努力!你不改變,環境如何改變?你不行動,環境如何改善?

        是不是聽著很雞湯?有點像成功學?

        處在這個理解層次的人,在外人看來是一位非常樂觀,充滿正能量的人,他們從不對環境妥協,他們相信上天不負有心人,只要我持續努力,事情一定會有轉機!

        他們是人們眼中的「行動派」、「實干家」,是新時代的斜杠青年……

        處在這個理解層次的人,當問題發生的時候,他首先會把問題歸結成「因為我的努力還不夠」而產生的問題。

        比如:

        收入太低?因為我還不夠努力;

        買不起房子?是因為我還不夠努力;

        創業失敗了?是因為我還不夠努力;

        總之,發生了問題,先從自身找原因,看看是不是因為自己偷懶了?是不是努力程度還不夠?是不是要加大工作量?

        如果你處在「行動」這個層次上,「環境」的問題就變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因為一切都是自己的原因,因為自己還不夠努力。

        要解決問題,你就會從「行為」這個層面去尋找解決辦法,看看還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去做,去改變的。

        比如:

        都一年沒漲工資了,今晚開始多加1個小時的班;

        女朋友為什么最近對我變得冷淡了?我要多發些消息,多打些電話去關心她;

        公司業績變差了?一定是我睡覺睡的太多了,明天開始不睡覺;

        回到最初的線下門店的案例,如果是這第4流的人才遇到了這個困境,他會怎么辦呢?

        我付24小時的房租,只營業8小時!那怎么行?明天開始24小時營業,我全天待在店里親自銷售!員工兩班倒,空閑時間拼命打電話找企業,我就不信了!

        員工偷懶?那我就加工資,加提成,每天請吃夜宵,只要你肯努力,有業績,我就對你比親兒子還好!

        但是,我們不禁要問,是不是努力了,所有問題就都能被解決了呢?是不是越努力的人,獲得的成就也就會越大?

        200年前,人們的平均工作時間是16個小時;5000年前,人們也是每天日出而作,日落才息。

        他們也許比你更加勤奮,可產生的價值卻不足現代社會的萬分之一,這是為什么?

        努力,的確是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但遠遠不是充分條件。

        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歡雞湯?反對成功學?就是因為它們只告訴了你要努力,卻沒有給你方法,它們只是幫助你脫離了最低的「環境」層,來到了第二低的「行為」層。以為給你打一針雞血,你就開始奮斗了,就一定能成功了!

        問題的解決,時代的進步,并不是只靠「努力」就能完成的,一定有更重要的因素在背后推動,我們需要進入下一個理解層次。

        3、第3流人才

        別名:戰術家

        所處理解層次:能力

        典型思考模式:方法總比問題多!

        農業時代的人,比你更努力,但生產力不足現在的萬分之一,這是為什么?

        因為現在的人更勤奮嗎?

        當然不是,是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工業革命、信息革命,他們不會使用機器,也不會使用互聯網來提高工作效率、協作效率。

        機器和互聯網是什么?看似是工具,本質是擴展了你的能力。

        5000年前,你想要告訴一個人一件事情,你得策馬奔騰三天三夜,而現在通過互聯網不需要1秒鐘,互聯網擴展了你的溝通能力。

        什么是能力?就是你能用更簡單、更高效的方式解決同樣的問題,有選擇便是有能力。

        理解層次處在「能力」層次的人,當問題發生的時候,首先會把問題歸結成是「因為我的能力不足」而產生的。

        所以,他們也會在「能力」這個層次里去尋找更好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比如:

        線下門店生意不好,是因為我的經營模式太陳舊,我需要學習新的方法。比如,可以通過社群經濟的方式來降低我的獲客成本,提高客戶復購率;

        和男朋友關系處理不好,一定是我的溝通能力有問題,我要去學習能改善親密關系的溝通技巧,比如《關鍵對話》、《幸福的婚姻》;

        以前我是做業務的,現在剛成為部門經理,團隊業績下滑,一定是我的管理能力有問題,我以前根本沒有系統的學習過管理的方法,我得去報個MBA,從「古狄遜定理」開始學起;

        這類人有非常強大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能把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可操作的方法,進而改善效率,解決問題。

        他們明白,任何問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有人曾經遇到過,并且已經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了,只是我還不知道;我不應該在黑暗中獨自前行,去重新發明輪子,也許我的頓悟,只是別人的基本功。

        我應該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更成熟的經驗和方法,然后再來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你能走到這個層次,既有「行為層」的勤奮努力,又有「能力層」的方法套路,一般就能成為公司里的中高層了。普通的問題已經難不倒你了,你總能找到辦法來解決它們。

        當然,這里說的每提高一個層次,并不是說就不要下一個層次了,比如有了方法就不需要努力了,而是在原來的基礎上,上升了一個思考層次。不然就會變成空中樓閣,紙上談兵。

        「能力」這個理解層次,是我們「意識」能想到的最高層次了。再往上走,就要進入到我們的「潛意識」區域,內容會變得比較模糊,之前你可能很少接觸到這些層面,所以可能會比較難理解。

        那什么問題,是你有「能力」也解決不了的呢?就是你選擇錯了問題。

        什么意思?

        你在著手解決問題之前,你得先清楚,你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比如開始的案例,導致現狀的原因看上去有很多,哪個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是團隊管理的問題?營銷方式的問題?還是商業模式的問題?

        是應該打折清庫存減少損失,準備關門?還是戰略轉型,堅持到底?

        每一個選擇,都意味著人生的不同走向,一旦選擇錯了問題,你那優秀的「能力」和「行動力」只會讓你越走越遠。

        那如何提高做選擇題的能力呢?我們就需要進入到下一個層次...

        4、第2流人才

        別名:戰略家

        所處理解層次:BVR(信念/價值觀/規條)

        典型思考模式: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如果說「能力層」是做解答題的能力,「BVR層」就是做選擇題的能力,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更重要,什么可以忽略不管?

        什么是BVR?

        B(Believe):信念,你相信什么是對的?

        你相信這個世界應該是怎么樣的?從大了說可以是世界觀,從小了說就是一個個概念。

        為什么我們的專欄第一季度全是圍繞概念來講的?就是在幫你構筑一個更完整的世界觀,這是你的硬件,是你所有能力能夠得以發揮的基石。

        V(Value):價值觀,你認為A和B哪個更重要?

        人生的不同是因為一次次選擇的不同,那我們依靠什么來做選擇的呢?就是我們的價值觀。

        我們內心對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個概念都會有一定的價值衡量。東西不同,價值就會有高低,每個人衡量的標準也不一樣。最終我們會形成自己的價值排序,這就是你的價值觀。

        因此,當出現A/B選擇的時候,選擇我們認為更有價值的一項。

        比如,你遭遇搶劫,別人問你「要錢還是要命?」通常你會選擇要命,因為你的價值觀是:命>錢

        但是當你現在有1個小時空閑時間,你打算用來看書?還是刷朋友圈?還是睡覺?每個人的選擇就不一樣了。因為每個人對這3者的價值衡量是不同的。

        為什么有些人有選擇困難癥?

        那是因為他內在的價值觀是混亂的,缺少某些概念,或者對某些概念的理解不清楚,沒有價值衡量的標準,因此他也就無法知道哪個更有價值,他就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R(Rule):規條,做人做事的原則。

        這就像是公司的規章制度,每個人也有自己的規則,這些規則是怎么來的?就是來自于信念和價值觀。

        比如我的一條行為準則是「做時間的朋友」,這個規則是怎么來的?

        就是來自于我的一個信念,因為我相信「復利效應」,我只做有積累的事,能彼此增益的事,然后耐心等待復利的出現。

        比如很多人都有的一條行為準則「我答應你的一定會做到」,背后其實是源于兩條價值觀:「說道做到=誠信」而「誠信>一切」

        規條存在的意義,就是幫助你更高效的做出選擇,不用每次都思考、討論、互相權衡比較。

        因此,能力」層是讓你把事情做對,而「BVR」層則是幫你選擇做對的事情。

        處在「BVR層」的人,當問題發生的時候,首先會先思考「哪個是最重要的問題?」、「除了我看到的這些問題,還有什么更重要的問題是我沒有看到的?」

        回到開頭的案例,第二流的人才可能會這樣思考:

        門店的出現業績下滑,可能有以下多方面的因素對其造成影響:

        1、成本:房租越來越貴;庫存積壓;已投入的裝修成本;進貨成本高于淘寶售價;

        2、團隊:員工士氣低落,一個人提出辭職;

        3、市場:門店人流越來越少,客戶們現在習慣在網上購物,網上購物更便宜;

        4、營銷:目前營銷的方式比較單一,就是門店等客戶。

        5、渠道:目前只有線下門店這單一渠道。

        沒有看到的問題可能是什么?

        1、互聯網時代的交易結構已經發生變化:淘寶之所以能那么便宜,因為短路掉了中間環節,工廠直接到消費者,不需要再經過總代、省代、區代……價值傳遞效率大大提升,所以價格才能如此便宜。

        2、線下門店也有獨特的優勢:我們的產品摸得到,能試穿,用戶的體驗感非常好,可信度高;

        那其中到底哪個是最關鍵的問題呢?經過一番思考,你畫出了如下關系圖:

        原來,一切的罪魁禍首,是因為互聯網的連接效率變高,導致交易結構發生了變化,淘寶店家「短路」掉了中間總代、省代、區代等環節,直接面對消費者,所以價格才能那么低。由此導致了后面的一連串反應。

        好在我還有一個殺手锏,實體店的「體驗感」你無法獲得。

        因此,你制定了2條核心戰略:

        1、短路經濟:既然淘寶店家能短路中間環節,我實體店為什么不可以?盡一切可能短路掉中間環節,把售價降下來。

        2、體驗經濟:提高線下門店體驗感,讓用戶來了就不想走,讓用戶在逛的時候,體驗到樂趣與快感,而不僅僅是來這里購物。

        只要這2個問題得以解決,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現實生活中已有成功案例,這里篇幅有限就不再贅述具體方法,大家可以上網自己查找)

        這就是理解層次在「BVR」的人給出的一種解決方案。

        而處在「能力」層的人很可能就會胡子眉毛一把抓,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像攤大餅一樣,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看似有無窮的方法來應對,但問題卻也變得越來越多,永遠也解決不完。

        BVR層也有缺陷。細心的同學看到這里,可能會心生疑問,能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幾個選項都有客觀的價值標準,可有時候2個選擇看似都是對,或者帶有比較大的主觀性,怎么辦?

        比如你還是那個經銷商,你是否會考慮這樣一個問題:「我一定要當老板嗎?還是回去打工?以我的能力至少也能百萬年薪,還沒有風險,何必那么辛苦?」

        你的答案會是什么呢?要解決這個主觀選擇的問題,就需要再往上走一個層次。

        5、第1流人才

        別名:覺醒者

        所處理解層次:身份

        典型思考模式:因為我是XXX,所以我會XXX

        理解層次的第五層「身份」這是一個很高的層次,一般人很少能清楚的回答以下這個問題:

        “你是誰?你想成為一個怎么樣的人?”

        為什么身份層次那么高,因為不同的身份層次,就意味著擁有著不同的BVR,它決定了你當下的每次選擇,決定了你未來的人生方向。

        比如,你是想成為一名運動鞋設計師?還是想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賺很多錢?或者是想開創一個新的運動品牌,成為新品牌的創始人?

        你把自己定義成不同的身份,案例中那個問題的選擇就會完全不同。

        比如你想成為一名運動鞋設計師,你可能就會選擇去打工,而把門店關掉;而如果你想成為一位新品牌的創始人,你可能就會選擇去找代工廠,直接生產自己品牌的鞋子,短路掉所有中間環節,全渠道銷售;

        你之所以有時候會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除了對某些概念不清楚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想成為怎么樣的一個人。

        如果你不知道你想成為誰,你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你就無法做出選擇,你無法做出選擇,你就什么也得不到。

        通常身份定義清楚了,答案也就出來了。

        說到這里,你可能會想到我們講過的「角色」話題,「角色」和「身份」有什么不同?

        角色是被動的,是別人給你的;身份是主動的,是你自己想成為的。

        你可能有很多角色,但是你只有一個自己想成為的身份。每個角色或者身份,都對應著一套幫助他「能夠更好的成為這個身份」的BVR體系。

        由于「角色」是被動獲得的,所以你會覺得這套BVR是一種「束縛」;而「身份」是你主動想成為的,因此它的這套BVR會成為一種助力。

        「身份」這個層次,其實是對應著「存在感知層」,你希望自己是一個怎么樣的存在?

        之所以想讓你「去角色化」,就是想讓你突破角色的束縛,獲得一個更「主動」的人生,找到自己的「身份」層次。因為你身上的「角色」太多,會阻礙你看見自己真實的「身份」。

        當你想清楚自己的「身份」定位后,就應該圍繞它配套相應的BVR,再構建你的能力圈,并做出相應的計劃與行動,你就會成為第一流的人才。

        你能開創出一番自己的事業,設計出令人尖叫的產品,成為上市公司的領軍人物。

        而在他們之上,還存在一類人,他們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都屈指可數,他們創造著奇跡,他們改變著世界,他們引領著時代,他們可以為了理想,放棄自己的生命。

        讓我們再往上走一層,來觀摩一下最頂級的人才是怎么樣的。

        6、頂級人才

        別名:領袖/偉人

        所處理解層次:精神/使命

        典型思考模式:人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理解層次的最高層次「精神」。

        精神是什么意思?就是你與世界的關系。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人生使命」,你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么?你能為別人,為社會,為整個人類帶來什么?這個世界會因為你而有什么不同?

        在這個層次,所有的思考,都圍繞著2個字「利他」,我如何選擇能夠讓更多的人獲益?如何才能夠推動時代的進步?如果能達成這些,我愿意用我的所有來交換,包括我的生命。

        當然,這里還是要重申一下,理解層次的逐級上升,不能脫離低層次而單獨存在高層次,不然就是空中樓閣,變得不切實際,這里的「精神」就會變成一種「情懷」了。

        「精神」層次一定要有「身份」層次的支撐,換句話說,如果你在身份層次,想不清楚自己要成為誰,可以試著來到「精神」層次,想想你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么?可以不用那么大,哪怕只是在某一方面,能幫助到為數不多的人,那一方面是什么?

        也許,這個就能成為你的人生使命,然后再去思考,什么樣的身份能夠更好的幫你完成這個使命?

        你就能想清楚身份層次的問題了。

        一旦踏入「精神」這個層次,我已經不知道能用什么語言來描述這類偉大的人物,唯有崇拜與敬仰,他們的名字就如同人類上空的繁星點點,照耀著人類的前行。

        請允許我借用其中的一位時代領袖「喬布斯」在1997年發布的一則蘋果廣告語來送給他們:活著就是為改變世界。

        向那些瘋狂的家伙們致敬,他們特立獨行,他們桀驁不馴,他們惹是生非,他們格格不入,他們用與眾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們不喜歡墨守成規,他們也不愿安于現狀。

        你可以贊美他們,引用他們,反對他們,質疑他們,頌揚或是詆毀他們,但唯獨不能漠視他們。

        因為他們改變了事物。他們發明,他們想象,他們治愈,他們探索,他們創造,他們啟迪,他們推動人類向前發展。也許,他們必須要瘋狂。

        你能盯著白紙,就看到美妙的畫作么?你能靜靜坐著,就聽見美妙的歌曲么?你能凝視火星,就想到神奇的太空輪么?

        我們為這些家伙制造良機。或許他們是別人眼里的瘋子,但他們卻是我們眼中的天才。因為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

        希望未來的某一天,你也有機會成為改變世界的人,登上這片神圣的星空,引領著我們前進。

        回到最初的那個案例,如果是一個已經處在「精神」層次的人,遇到這樣的情況會如何思考呢?

        我也不知道,就把這個問題留給這個時代的偉人吧。

        如何才能成為頂級人才?

        以上對人才的分類只是為了讓你更容易理解「理解層次」這個概念而做的極端化劃分,現實情況中每個人其實6個層次都會涉及,只是會主要集中在某些層次中思考,而忽略其他層次,甚至根本不知道某些層次的存在。

        那我們應該如何從低層次,不斷晉升到一流人才,甚至是頂級人才呢?一級級往上打怪升級嗎?不是。

        當你處在低層次的時候,你的思維會被限制住,無法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就像處在「環境」層的人,經常抱怨而不自知,完全看不到上方還有「行為層」可以幫助自己改變現狀;更看不到「能力層」里還有其他辦法可以解決眼下的問題。

        最可悲的人生,莫過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還以為自己全都知道。

        那應該怎么辦呢?

        答:直接讓自己成為一流人才或者頂級人才。

        對,你需要對你的人生做頂層設計,從精神層開始往下規劃:

        從自己理想的「精神層次 / 身份層次」發展出來的人生規劃,可能會與你的現實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將更具挑戰性,但卻能讓你身心統一,因而能激發出你更強大的潛能。

        愿你從今天開始,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

        這個過程可能會很困難,不會一蹴而就,也許需要你花費1天、1個月甚至1年的時間才能想清楚,然而你千萬別放棄,努力去探尋。

        因為一旦想清楚,你的人生可能就會發生質的變化,我自己用了3年,希望你能比我更快。

        本文作者:謝春霖,富研社創始人,商業顧問,《從夢想到財富》作者。內容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富研社(dontletmeplay)關注底部公眾號鏈接,可閱讀完整專欄,用一年的時間,和我們一起進化自己。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文章導航
        推薦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美女视频| 成人免费看黄20分钟|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精品视频第一页| 国产成人悠悠影院| 91麻豆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成人短视频完整版在线播放| 五月天婷婷在线观看视频| 波多野结衣两部黑人mp4| 啦啦啦手机完整免费高清观看 | 青青草原国产视频| 妇女性内射冈站HDWWWCOM|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欧美天堂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 波多野结衣与老人公569| 含羞草影院无限在线看| 麻豆精品传媒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男女交性特一级| 国产va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丝袜第一页| 国产线路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日产精品卡2卡三卡乱码网址| 亚洲AV第一成肉网| 欧美最猛黑人猛交69| 免费一级特黄欧美大片勹久久网| 色偷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夜来香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 两根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 你懂的在线播放|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yy4080李崇端60集视频|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免费视频 | 日韩欧美在线视频| 亚洲免费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