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全球硬科技創新中心”的櫻花大道上,以步道里程碑的形式記載了中關村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每一個輝煌時刻:第一封向海外發出的電子郵件、中國第一單的電子商務、第一個國家域名的服務器……,這里也同樣記載了中國第一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中星微“星光一號”芯片。 時光倒退到2001年3月,中星微率先研發出我國第一顆百萬門級超大規模數字多媒體芯片“星光一號”,結束了中國無“芯”歷史,這是中關村的驕傲,也是中國的驕傲。這一偉大創新被永久地鐫刻到中關村科技園區“全球硬科技創新中心”的步道里,讓每一位行人都能見證中國芯片人奮斗的汗水和堅實的腳步。今年是“星光一號”芯片20周年,這一中國芯片歷史上的里程碑再次被人們記起。 △ 2021年,部分中星微員工在中關村科技園區“全球硬科技創新中心”的步道里程碑處,慶祝了“星光一號”芯片20周年。 20年前“星光一號”的橫空出世,打破了國外芯片產品的壟斷地位,首次被國外知名企業主流品牌采用,成為第一個大規模打入國際市場的“中國芯”,客戶覆蓋了中、歐、美、日、韓等16個國家和地區,被蘋果、三星、飛利浦、惠普、松下、LG、索尼、戴爾、哈曼卡頓、JBL等國外知名品牌企業,以及華為、中興、聯想、海康、大華、小米、航天科技等國內知名品牌企業采用,徹底結束了中國無“芯”的歷史。“星光數字多媒體芯片”曾經占據全球計算機圖像輸入芯片60多的市場份額,這是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核心芯片第一次在一個重要應用領域取得全球市場領先地位。 △ 2001年3月11日,“星光一號”誕生,標志著中國擁有了第一個大規模打入國際市場的“中國芯”,結束了中國無“芯”的歷史 20年來,中星微成功突破了十五大核心技術突破,申請了4000多件國內外技術專利,形成了完整的“數字多媒體”、“應用處理器”、“安防監控”、“傳感網物聯網”、“人工智能”五大芯片技術體系,于2004、2013年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在部分領域成功實現“中國芯”自主替代,芯片廣泛應用到我國的電子信息、公共安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浪潮中,中星微于2016年率先推出全球第一款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NPU人工智能芯片——“星光智能一號”,其后又于2018年推出運算速度提高16倍、功耗降低50、適用場景更廣的“星光智能二號”NPU-II人工智能芯片,大大提升了我國在物聯網前端邊緣計算領域人工智能技術實力。 談到“星光一號”20周年紀念,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電子集團創建人兼首席科學家鄧中翰深情地說:“我和我的團隊當年在自主創新芯片星光夢的引領下不斷攻堅克難,20個春秋,如今看到中國芯片行業取得了很多重大的突破和成績,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未來,相信在所有科技工作者眾志成城的努力下,新時代中國芯片行業將更加輝煌,也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貢獻力量!”戰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