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塑料袋、智能手機、汽車儀表盤,隨處可見塑料的身影。但近一半的塑料制品在不到一個月后就變為垃圾,被回收的僅是一小部分。白色污染日益嚴重,塑料究竟是福還是禍,化學回收又將如何轉禍為福呢? 塑料是福還是禍 塑料耐用、質輕、易成型的特性使其成為許多工業產品和日常用品的理想材料。日常生活中,許多物品只用一次,使用時間也很短,然后就被扔進垃圾箱里。 塑料的特性是福亦是禍:它們非常耐用,這也恰恰也是塑料降解速度極慢的原因。 由于各種原因,塑料最常用于食品等產品的包裝。無論是在高溫、還是低溫條件下,塑料都能保持自身特性,不同的成分決定了其韌性和硬度。例如,低密度聚乙烯結實、有韌性、透明度高,因此用于制作薄膜。另外,聚酯材料既不透氣,也不透水,所以是制造飲料瓶的基礎材料。聚丙烯熔點高、耐化學腐蝕,多用于盛裝熱的液體。聚苯乙烯質硬、發脆、透明,用途多樣,可制成泡沫、保護性包裝和食品容器。PVC可用于制作硬質或有韌性的密封包裝,防止氧氣和水逸出。 塑料正越來越多的用在建筑領域,這些材料不僅使用周期長、有韌性,而且抗霉、耐腐蝕,穩定性非常高。相比其他材料,它們更易于安裝和維護,而且能夠隔熱防寒,有助于節約能源。 汽車、飛機、火車和船只的制造也離不開塑料,因為它們不僅耐用、重量輕,而且有韌性,足以承受持續振動,幾乎不需要維護。20世紀70年代以來,塑料在飛機上的使用率從4上升到了50左右。 塑料需求的增長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垃圾處理問題。根據目前的估計,約40的塑料制品不到一個月就變成了垃圾。不斷增長的海量塑料垃圾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預計2025年,塑料生產量將超過6億噸。縱觀歷史,上世紀50年以來生產的90多億噸塑料中,僅有9被回收。 化學回收處理塑料垃圾 作為世界范圍內主要的塑料回收方式,物理回收對原料要求比較高,適用于回收高價值的塑料,比如飲料瓶,而大部分塑料垃圾是低值的,比如膜類、包裝物和塑料袋等等,物理回收難度較大。 近年來興起的化學回收技術可以在塑料垃圾的分子層面進行裂解和重組,在處理低值廢塑料具有很大的優勢。此外,化學回收將廢塑料制成新化學制品和塑料,其質量與用原始材料生產的相同,可用于食品包裝和醫用等高質量應用。 浙江科茂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世界前沿的混合廢塑料化學回收技術方案提供商,也是新環保法實施以來全國首家獲得環評批文的塑料油化技術企業。 經10年技術沉淀,科茂通過原創性的化學回收技術,在特制系列催化劑的作用下,使廢塑料在分子層面發生拆分和重組,產出高價值原料油或新塑料原料,且全程不產生二噁英等有害氣體。(圖片來源:浙江科茂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