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于上海舉辦。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系統”數據治理運營BU高級總監孫自立出席并發表“數據治理與運營服務賦能數字航運”主題演講,詳細闡釋了中國系統數據治理與運營服務在數字航運中的應用。 中國系統參加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 在數字經濟的大背景下,數據已經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孫自立認為,隨著航運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推進,云計算和數據治理將重新定義數字航運。航運行業的數據將持續朝著基建化、服務化、資產化、價值化的方向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系統可以提供“云+數+數字化咨詢+解決方案”的全流程支持,以云計算與大數據底座,助推海上搜救、航運安全、漁業監測、海域治理、船舶預測等場景的數字化、智能化。 其中尤為一提的是“中國電子云”,其采用了被譽為“中國架構”的“PK”體系飛騰CPU+麒麟操作系統,并加入“S-Security”立體防護的安全可信鏈,重點面向政府、公共服務機構、央企國企等提供專屬公有云服務,以自主核心安全技術為政企客戶數字化轉型提供安全保障。 就數據治理而言,中國系統提出“一庫雙鏈”的模式,“一庫”指的是數字金庫,是在統一建設數據資源池基礎上,通過數據匯聚、治理與融合,以及數據的規范化管控,形成全域可用、可管、可溯的數據資產體系。“雙鏈”一是“數據資產鏈”,即助力合作伙伴搭建完善的數據治理體系,涵蓋數據集成、數據治理、數據分析、數據服務等數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數據價值鏈”,即進一步提供與業務場景相結合的數據產品與數據服務,讓數據成為推動業務流程再造,業務模式升級,業務空間增長的核心引擎。 孫自立認為,數字航運領域的數據資產管理可以從五個角度來對數據資產的成熟度進行評估,包括全球泛在的信息、全流程持續的信息、全航運物流鏈的場景信息、全智能解析的信息以及全價值疊加的信息,這些信息的整合與挖掘,可以使航運數據實現價值最大化。 而數據治理體系正是數據價值最大化的基礎保證。從實踐出發,中國系統的“一庫雙鏈”模式提出基于“三橫五縱”的治理架構,以元數據為驅動,建立數據處理全流程的統一管控,保障數據的完整性、一致性、權威性,有效支撐數據價值化過程。 同時,這一套數據治理體系可以與多個航運產業場景相融合。比如在漁業生產中,“云數”結合,可以對漁船產量、港口物流、水產品市場價格等數據的監測分析,并借助于數據建模,對未來的區域價格趨勢、區域水產品產量及漁業生產利潤進行預測評估,最終指導當地的水產品加工流通,為區域市場調控提供決策依據。 再比如在海域治理中,通過將公共服務部門與企業部門的數據整合,結合水文、氣象等數據,就可以對近海涉污企業進行數字化管理和實時監測,對違法養殖、排污等行為進行預警,實現聯防聯控海域治理。 孫自立表示,基于在現代數字城市業務領域的實踐,中國系統的“一庫雙鏈”數字治理體系已經在城市治理、應急指揮、數字交通等領域有了成熟的落地實踐,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十四五期間,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一個重要命題。在此大背景下,推動航運產業的數字治理現代化,也將體現出其獨特的價值與意義。中國系統也將持續服務于各級政府機構與公共服務部門,為數字航運貢獻力量,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