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中央電視臺《新春走基層》講述了一對鐵路情侶的感人愛情故事記錄這個過程的視頻一經播出,就引發了強烈共鳴。 小伙子郝康是一名鐵路司機,在陜西榆林站跑貨運;姑娘雷杰是列車乘務員,往返于西安和烏海西之間。他們都是陜西綏德人,從老鄉發展為情侶,兩列火車都會經過榆林站,就是他們相會的“鵲橋”。今年春節期間,按照列車時刻表,雷杰值乘的列車會在零點37分駛入郝康工作的榆林站,但由于部分路段積雪,列車晚點10分鐘,原本停靠的8分鐘變成了5分鐘。跑過一節節車廂,兩人終于相見了,雷杰給郝康買了護手霜,郝康給雷杰送上了戒指。這匆匆相遇,只有1分52秒。郝康說,“本來想對她說嫁給我,今年把她娶了,這都沒來得及說”。 是什么讓讀者如此感動,這篇報道在朋友圈迅速刷屏?是兩人的感情至深,更是大家對“愛情”與“工作”沖突時的情感共鳴。兩個人沒有因為聚少離多而相互抱怨,而是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短暫的交談沒有多少甜膩的情話,但樸素簡單的話語卻更讓人體會到兩人的感情之深。人們總會遇到不如意之事,不能陪伴父母,不能陪伴妻子或者丈夫,不能陪伴孩子,但是正是因為相互信任,心意相通而一直心照不宣地深愛著彼此。這種情感幾乎人人都有,而這則報道正是打動了人們心中柔軟、溫暖的那部分。 另一部分是對職業的敬佩。眾人團聚的時候,鐵路工作者仍然堅守在崗位。而且大多數鐵路人的工作總是聚少離多。這對情侶背后正是千萬這樣的工作者對萬家燈火的守護,才有了眾人的祥和與團聚。他們的背后,是社會的溫暖。鐵路工作者正是構建這種溫暖的人群。他們犧牲節假日,以應對繁重的節日客運壓力。他們犧牲了在節假日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而守護了更多人團圓。他們本可以不這樣,本可以選擇在青春年少時候,走上一份穩定、節假日正常的工作,選擇一份不用在夜深人靜時進行鐵路作業的工作,不用忍受長途跋涉,不用冒著風雪或是酷暑,在安穩舒適的環境里工作的職業。但是他們選擇了鐵路,而且一路堅持。承受住了節日里對家人的思念,有了守護千萬家的大情懷。(閆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