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單詞、看美劇、做習題……對于不少人來說,從小到大的英語學習一直是讓很多人頭痛的問題,即使費盡心思嘗試各種學習方法,結果也不盡如人意。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怎樣才能學好英語?10月9日,在華為視頻與滔客說APP最新上線的DIGIX TALK演講《有用時代中的無用精神》中,曾獲得世界英語演講比賽冠軍的友鄰優課創始人夏鵬以獨特視角分享了英語學習的小技巧,不如跟隨DIGIX TALK一起來探索英語學習逆襲之路吧。 價值理性VS工具理性,誰更高效? 學習英語的意義是什么?在本期DIGIX TALK的演講中,夏鵬提到了馬克思·韋伯的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兩個概念:“我認為它有價值,所以我就去做,這叫做價值理性;而工具理性是指我做的這件事的價值不是在這件事上,而是我把它作為一個工具去實現另外事情的價值。”夏鵬表示,當你學英語的目的不同時,得到的結果也不盡相同。 “我曾經代表中國去參加世界英語比賽,一不小心戰勝了英國、美國等60幾個國家的英語演講高手,為祖國捧回了世界冠軍的榮譽,我不敢相信我的英語會比一個母語者講得更好,但當我們的語言能力差不多的時候,我可以在思想上打敗他們。”演講中,夏鵬用自己的經歷詮釋,當學習的人把工具屬性應用在價值屬性的范疇內,效率才能最大化。如果在背英文課文時,你并沒有抄寫,而是在聽故事,在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而非表層語言,那么學習的過程既不會那么痛苦,效率也會有所提升。 三組數據,教你規避英語學習誤區 “我從2015年開始講外刊,教大家學習《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國外的報紙,每篇單詞書在180-230字,到現在為止,我們教了1500篇,也得出了幾組數據供大家參考。“演講中,夏鵬為大家分享了他的教學經驗。 數據一:“假如你是零基礎學外刊,學到第56篇并都能記住的話,你的單詞量有3000個,這個單詞量足以達標英語高考全國卷的水平;當學到第98篇和136篇時,分別能達到大學四級和六級的水平。” “在大多數人的學業生涯中,英語卷子做了一套又一套,大家都在追求極致和完美,但其實這種學習方式效率并不高;當大家都想用工具屬性解決問題,效率反而會變得很低。效率不是追求完美,而是80分萬歲,當大家把學英文來當成一種文化學習時會收獲更多。” 數據二:“一千多篇文章中隨意抽出一篇文章,有17的單詞會在另一千多篇文章中重現至少10次以上,而學界公認的法則定律是,任何一個人想記住一個單詞,只要這個單詞在不同情況下出現7-10次,這個單詞你就一輩子忘不了。” “學英語不是一口氣吃一個胖子,相反要在一次次不完美的狀態中繼續下去,總有一天,不完美會慢慢地變成完美。” 數據三:”以學外刊為例,當讀到第111篇文章時,不認識的單詞大概在25,而到第610篇的時候,遇到新詞的概率只有5; 一般學界認為,當一篇文章的生詞不超過10,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猜測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如果以10為標準,我們只需要讀499篇外刊文章,假設每天讀一篇,兩年內就能達到目標。” “很多人都過于著急,在學英語過程中去找所謂的工具性效率與捷徑,而忘記了踏實的學習。” “事實上,學什么比怎么學更重要。如今,學生學的不是語法單詞,而是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和看待事情的視角。當他們學好英文,就可以和外國人無障礙的交流。“在夏鵬看來,地道的發音、精準的語法和單詞的使用只是基礎工具,了解西方用英文把我們東方的文化講出去,才是我們這一代人學英文該有的價值主張,也是中國需要的軟實力。想了解更多英語學習小技巧?不妨移步華為視頻或滔客說app,讓學習事半功倍。 關于DIGIX TALK DIGIX TALK作為華為終端云服務擁抱新知和多元觀點的分享平臺,為探索更多美好發聲,廣邀各行各業對美好有見解、有主張的嘉賓進行話題演講,與觀眾一同探索科技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 視頻內容每周五持續更新,可通過華為視頻、滔客說和華為教育中心觀看節目完整視頻,還可通過華為AI音箱和華為音樂收聽節目原版音頻。 與DIGIX TALK 同行,發現更多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