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鎧甲勇士》是筆花小學低年級學生最喜歡的一套書。 這套科幻題材的漫畫圖書歷史悠久,最初的出版甚至可以追溯到40年前。豆瓣保留著《鎧甲勇士》1970年出版版本的信息,連條目下的一些短評,都已是10年前的留言。 筆花小學同樣不年輕。這所位于云南鎮雄縣坡頭鎮的學校,始建于1962年,距離縣城約90公里。“筆花”源自傳說,據說有一種樹開花像毛筆一樣。 筆花小學的硬件設施相對完善,圖書室、電腦室一應俱全。讓校長孟天文發愁的,是學校的圖書儲備。 學生們喜歡看科幻,但這恰恰是學校圖書館最缺的一類書籍,僅有的部分科幻作品也是出版多年的作品,時下流行的作品幾乎沒有。 孟天文和筆花小學面臨的問題并非孤例。 A 服務鄉鎮學校是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的重要工作之一。在鄉村調研時,秘書長宿彥慧發現,課外圖書資源匱乏是鄉村學生的共同痛點。 “這是學校班級,公益組織和愛心人士在班級里捐了二三十本書,但是這些書基本被翻爛了。孩子們接觸書的種類很少,迭代頻次也比較慢”,宿彥慧展示了一張在調研中拍攝的照片。 圖片由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提供 在鄉村學校的學生中,留守兒童比重很高。宿彥慧發現,這些孩子的家庭情況大致相同,基本沒有課外書,課堂和電視機是大多數信息的獲取渠道。 長期在外務工的父母們,并非不牽掛孩子,恰恰相反,孩子是他們內心最深的牽絆。 以前,父母外出務工之后,跟孩子的溝通方式很有限,后來有了微信,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系更加緊密。 由己及人,這些父母不僅關心著自己的孩子,也長期保持對留守兒童群體的關注。 微信支付2019年“99公益日”做過一個用收款平臺獲得的積分捐贈公益項目的活動,小微商戶的參與最積極。而被捐贈最多的項目,大多和留守兒童相關。 原因很簡單,在這些小微商戶中,不少人正是留守兒童的父母。 但是,對這些無法跟孩子朝夕相處的父母來說,隨時洞察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問題,并非易事。 比如,課外閱讀匱乏的問題就很少得到留守兒童家人的重視。宿彥慧曾調研一所鄉村學校,學校附近有幾棟正在施工的三層紅磚房。這是當地的代表性建筑,很多留守兒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就是為了賺錢給孩子蓋個紅磚灰瓦的大房子。 “父母往往先把一面墻蓋起來,第二年再蓋一面墻,第三年裝修,一點一點給孩子堆起來自己心目中最好的生活”,這所鄉村學校的校長告訴宿彥慧。 校長希望孩子們在精神層面能擁有更多陪伴和養料,但學校的力量有限,讓孩子們養成閱讀習慣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一方面,學校需要類別更全面、跟兒童不同成長階段結合更緊密的圖書儲備。 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李文飛表示,很多鄉村學校并不缺書,但在這些圖書中,適合低齡兒童讀的圖書很少,而且沒有系統規范的、對孩子們真正有用的圖書歸類整理。比如一個學校有2000冊圖書,只有5、600本適合小學生閱讀,并且沒有分學段設置書。大部分直接就一本書,只適合高學段孩子閱讀。 另一方面,學校和老師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還遠遠不夠,家長對閱讀的價值認知也需要被喚起。 B 孟天文每年都會自己掏錢從網上買2、30本圖書放在教室里。寫作輔導書是必買的類別。“農村的孩子不善于表達,跟我見過的城市孩子比起來,膽子比較小”,孟天文希望書能幫助這些孩子提升表達能力。 對書的價值認同源自親身經歷。多年前,孟天文剛到筆花小學時,教過一個性格非常內向的學生,于是,孟天文送了一本關于溝通的書給對方,鼓勵對方把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這個孩子高考以后給我打了一個電話,他說,‘老師,很感謝你當時給了我一本書。還告訴我人不但要具備自己學習的能力,也要學會與別人溝通和分享’”。孟天文很驚訝,他學數學,日常打交道最多的是數字和公式,閱讀帶來的能量他以前很少感知。 余光俊在筆花小學教語文。他原本的專業也是數學,后來轉到了中文系并成為了語文老師。余光俊喜歡《紅樓夢》,讀過3個不同版本,也喜歡汪國真和席慕容的詩。 對書的熱愛和啟蒙源自初中的語文老師,“這個老師的歷史、地理,中文方面的知識非常豐富,中國歷史故事,無論哪個朝代,隨口就來了”, 余光俊說。因為這段經歷,余光俊也會把地理和歷史帶入自己的課堂,講《再別康橋》時,給學生們介紹劍橋,講《沁園春·雪》時,介紹成吉思汗。他希望班上的同學閱讀面能更廣一些。 過去的十幾年,在政府、各類民間組織以及學校的共同努力下,鄉村教育的硬件設施部分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鄉村孩子們擁有了窗明幾凈的教室,形式多樣的活動室,和帶著塑膠跑道的運動場。??????? 圖片拍攝于中國扶貧基金會鎮雄項目區項目學校 物質層面的需求得到滿足后,如何滿足鄉村兒童的精神需求,是未來鄉村教育的重點之一。 相比于物質和硬件設施的改善,精神需求的滿足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多參與者的努力。 家長、學校、老師是最重要的參與者,公益組織和企業也在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 2019年的99公益日之后,微信支付團隊的項目組成員將很多精力放在了留守兒童身上。 過去幾年間,微信支付滲透到中國的大小鄉村,幫助當地居民解決了很多問題,沒有銀行的農村借助微信支付解決了商品買賣的金融支付問題,操作簡單、使用門檻低的小商店,幫助村民把大山里的農產品賣到城市。 在商業維度推進科技普惠的同時,大家開始思考更多的命題。商業的發展讓鄉村獲得了物質富足,而精神的富足,需要教育的發展。 他們在一所鄉村小學調研時發現,最受歡迎的是一本有很多插畫的《一千零一夜》,基本每3條借閱記錄就會出現一次這本書。圖書室存放著三本《一千零一夜》,每一本都已經被翻爛,邊角卷起,內頁也有破損。 鄉村兒童課外閱讀匱乏的問題映入眼簾,成為微信支付賦能鄉村教育的切入點之一。今年9月9日,微信支付將聯合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知識星光-99圖書室捐贈項目”,向甘肅、貴州、江西、寧夏、四川、云南6個省份的山區小學捐贈99間圖書室。 C 圖書書目的選擇是“知識星光-99圖書室捐贈項目”的工作重點之一。 作為知識星光項目的負責人,郭中明表示,書目的選擇分兩個階段,首先,據教育部推薦書單設定基礎書目。其次,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擴充。擴充著重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兒童繪本類圖書,避免書中全是大段文字;另一方面是科普類讀物。 《哈利·波特》系列也在書單當中,此前,項目組成員曾把這套書帶到調研的學校里,一些學生看了一部分后,就開始拿著小木棍模仿書中人物拿魔杖施咒的場景。“這樣的書是小朋友們真正感興趣”,他們希望知識星光圖書室能給當地的孩子帶去能引發閱讀興趣的書。 “鄉村學校和城市學校在硬件上基本差不多,該有的都有。真正影響鄉村教育均衡發展的,是軟件方面的差距。教育從業者知道這些,但社會大眾卻并不了解,大家能看到鄉村教育硬件設施的提升,卻很容易忽略軟件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漸擴大”,李文飛曾經在鄉村小學做老師,后來又到教育局工作,非常了解城鄉學校差異,他希望更多人能關注到鄉村教育軟實力的欠缺。 這也是知識星光項目背后的深層愿景。用戶互動一直是項目設計的重要考量因素。9月9日活動當天,用戶使用微信支付后就能獲得助力機會。支付完成后,用戶點擊進入“知識星光”小程序,即可選擇上述99所學校中的一所進行助力,助力成功后可以在頁面保存證書,用于查看助力的圖書室建設進度。 郭中明認為,微信支付最大的優勢是跟用戶的連接。“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更廣泛的用戶關注到鄉村兒童教育,降低大眾參與知識公益的門檻”,他說。 給99所小學捐贈圖書室,可以惠及幾萬人,喚醒整個社會對鄉村兒童閱讀的關注,或許可以惠及上千萬人。 在宿彥慧看來,以微信支付為媒介,知識星光項目有機會觸發更多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思考。“在外務工的家長,下次過年回家時,是不是可以選幾本書作為禮物,而不是只買些衣服和玩具”,她說。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組織過許多針對鄉村兒童的閱讀項目。宿彥慧經常被孩子們在項目過程中的變化感動,一些孩子上了有趣的繪本課之后,會用寫詩的方式表達自我。 “老師在笑, 同學們在笑, 連空氣都在笑。” 宿彥慧每一次回到學校聽孩子們分享時,都能聽到意想不到的想法和話語。不管是城市的孩子,還是鄉村的孩子,都擁有著五彩斑斕的內心世界,他們需要更多的引導,從而將內心的色彩表達出來。? 圖片拍攝于中國扶貧基金會鎮雄項目區項目學校 郭中明也參與了知識星光項目書單的選擇。他選了剛和女兒一同讀完的繪本《燈船》。 很多年前,在美國的海岸線上,有些臨近港口的地方沒有條件建設燈塔,燈船負責停在這些地方給往來的船只發信號,讓后者規避岸礁。越是遇到風高浪急的惡劣天氣,燈船更加要停在原地,給別的船指引方向。 “燈船就這樣停在那里,不管陽光明媚,風平浪靜,還是大雪紛飛,地凍天寒,即使巨輪擦肩而過,危險近在咫尺,燈船也必須停在原地。” 《燈船》中關于堅守和責任的故事感動了郭中明和女兒,他希望把書里的這些精神,傳遞給更多的孩子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