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汽車市場瞬息萬變的大環境下,既要綜合分析多方信息,做出相對精準的預測和各類生產供貨計劃,又要以最低成本保證按時按量將產品送到客戶手里,這對于一個制造業工廠的物流計劃經理來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 而物流計劃專家李芝松,作為整個BMTS上海工廠信息流的“掌舵人”,不但將以上這些艱難任務圓滿完成,而且還在任職的兩年多時間里,帶領團隊降低了公司的物流成本,大幅改善了庫存,提升了現金流,僅在過去的一年,庫存降低了約1.5個億,物流成本降低了25。 ![]() Nothing is impossible. ——李芝松座右銘 01 頂住壓力,準時交付 2019年,正值“國五國六”切換過渡期,當時國內部分地區要求提前實施“國六”標準,還沒有強制全國統一切換,但很多主機廠考慮到消費者的預期需求,對生產計劃做出了調整,“國六”車型的訂單大幅上調,這就要求供應商必須迅速反應,跟上客戶的步伐。 “由于要快速搶奪‘國六’的市場,客戶下的訂單突然直接翻倍。而當時上海工廠五條生產線已經滿負荷生產,第六條新的生產線剛剛到位不久,還沒調試好,這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李芝松回憶當時的情況,感慨地說,“當時都有點束手無策的感覺了,簡直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時間緊,任務重,采購計劃、生產計劃、物流計劃該怎么做?才能夠保證按時交貨?我們幾個部門的負責人在一起開會討論,當時頭都大了。這個時候,在外出差的翁總亞太區營運副總裁翁卓君先生電話接入我們的會議,他首先問,‘其他供應商有沒有反映供不上的問題?’得到‘沒有’的回答后,他繼續說:‘既然別人沒有,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供不上,我們絕不能做第一個倒下的!’” 受到翁總的激勵后,幾大部門負責人做出了接下來“24小時不停機、多舉措全力保供”的決定,在計劃安排板上,一起將生產計劃細化到每天、每條線,并且在保證品質的情況下,進一步提高效率,例如瓶頸工位降低節拍,安排一線同事輪班休息等,保證滿負荷生產,產量最高的一天,24小時產出近1600臺渦輪增壓器,突破了歷史新高。 “那個‘十一’假期,大家一天都沒有休息,全守在工廠加班加點,直到新的六號線下線的產品得到客戶的認可,確保能準時交付,才松了一口氣。”李芝松說,“現在回想起來,感觸太深了,大家齊心協力,全力配合,終于打了個勝仗!” 02 精打細算,降本增效 優化庫存結構,減少存貨積壓以及提高庫存周轉率一直都是制造業頭疼的問題。BMTS出品的渦輪增壓器中部分精密零部件,必須從海外進口,而過去一直是采用海運的方式,貨物不得不在海上漂泊兩個月左右。 在國內汽車市場瞬息萬變的情況下,這么漫長的運輸時間,影響了各項計劃的制定,能不能把時間再壓縮一下呢?李芝松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改走空運呢?雖然空運的單價看起來比海運貴了許多,但是卻能從庫存持有成本上包括資金占用費、倉儲費、管理費、保險費、呆滯計提等節約一大筆錢。” ![]() 他拉上物流總監和財務總監一起討論這個方案的可行性,并進行了詳細的定量測算,最后發現,部分關鍵零部件如果能采用空運,增加的“運費”確實小于減少的“庫存持有成本”,同時由于節約出來的運輸時間能夠預留出大量計劃補貨時間,給后期靈活變動留出了很多空間,簡單來說,空運反而更劃算! 于是,李芝松和同事們不再采用單一的海運模式,而是整合運輸供應商資源,根據每一批貨物實際體積和重量,計算出新的運輸模式標準:選擇最經濟的運輸模式,合理控制每一筆運輸成本,比2018年節約了37的運輸成本,庫存降低了1.5億,大幅提升了公司現金流,在2020年會上,代表物流團隊獲得了表彰。 ![]() 03 專業細心、責任心強 “物流部門不像研發部門,有很多技術含量,我們要把工作做好,主要靠的是兩點:責任心和細心。”李芝松謙虛地說。 實際上,物流信息的管理和計劃,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目前國內的客戶下的訂單,準確的數量只有2-4周,其他都是滾動計劃或者預測”,李芝松介紹,“這就要求我們始終保持著對計劃的敏感性——不但要有對國家經濟大方向的判斷,更要在汽車行業、各大主機廠、上下游供應商等多方搜集信息,然后去互相佐證消息源,再跟銷售部門一起分析和復核這些信息,在獨立判斷的基礎上做出合理的計劃,并且也要隨時跟蹤、調整。”既要保證滿足客戶的需求,又要最大限度節約公司各項資源成本,李芝松依靠的,不僅僅是責任心和細心,還有汽車零配件行業的專業知識和常年累積的實戰經驗。 針對前不久遭遇的“疫情”,物流團隊也沒閑著,“我們團隊全員努力從各方面降低運營成本,包括對供應商談判運輸價格啊,改善包裝包材的利用、回收啊,人工、提貨送貨費等細枝末節都要考慮到。”李芝松說。 忙碌的工作之余,他也不忘鍛煉身體,一直最熱愛的體育運動就是足球。每當公司有活動或者比賽的時候,總是能在綠茵場上見到他的身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