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源市青花鎮,一輛面包車載著二龍溝村瓦房坪組的村民行駛在寬敞的道路上,車內的歡聲笑語無時無刻不表達出他們此時去鎮上趕集的喜悅...... 然而,一年前,只要遇到雨雪天氣,這里的人們幾天都出不了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是瓦房坪組村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紀檢干部對二龍溝村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回訪 “你們是紀委的同志?正好我想反映,瓦房坪組這么多年了路一直沒修通,啥時候給我們解決呢?”為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鄉村振興這篇文章,該市紀委監委主動作為、靠前監督,由48名紀檢監察干部組成的“清風直通車”工作組,深入全市各個鄉鎮、村(社區),開展全面排查,認真查找漏洞補缺項,針對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一項一項整改清零,一戶一戶對賬銷號,瓦房坪組的這條路就在急需解決的清單中。 工作組當即就將《問題整改函》送到了青花鎮黨委政府,并實時進行跟蹤督促問題整改。 “接到反饋后,我就到現場去看了情況,站在山坡上看著群山將這個村子團團圍住,心情很是沉重。”該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永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內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靜,當時“一定要爭取到資金把這條路修通”的想法也在心里生了根。 兩個月后,瓦房坪組的路修到了村民婁習倫的家門口,“說實話,我做夢都沒想到路會修到我們山上來。當時張鎮長來看了情況后,就在我家里給上級部門打的電話,溝通協調了很久,我才看到他臉上的笑容。”說起這條路,村民婁習倫眼里滿是希望和感動。 要想富,先修路。一條路,改變的不僅僅是山里群眾的出行方式,影響著他們的行為習慣和思想觀念,更影響著鄉村群眾脫貧致富的前進步伐。 “過去由于沒有橋梁,要想出去只能趟河,一到汛期,河水上漲,買的肥料進不來,種的蔬菜出不去,還談什么發展。”說起通路帶來的新變化,二龍溝村支部副書記王吉祥笑得合不攏嘴:“現在路通了,買了摩托車、小汽車的人家也不少,出行運貨方便多了,商家也愿意進村收購農作物和牲畜,鄉親們再也不怕商販壓價了。” 看到道路暢通后鄉村越來越繁榮,一些群眾在家門口通過發展種殖、養殖業擺脫貧困的現狀,一直在外務工的村民楊林平也回到家鄉新建住房、大力發展自己的產業。“今年銷路寬了,我種了6畝水稻、5畝玉米、還養了100多只雞、5箱中蜂,預計收入有好幾萬呢!”已脫貧的他,喜笑顏開。 “全力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重要職責任務。我們將持續把監督觸角延伸到基層末梢,用紀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讓脫貧攻堅工作更加務實、過程更加扎實、結果更加滿意!”萬源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