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盤后,上海海能證券投資顧問首席金牌導師徐習瑤(執業編號:A0370618100001)發表復盤觀點,深入解讀公募REITs試點對A股市場的影響,并為投資者分析值得重點關注的相關行業和板塊。 此前,中國證監會、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同時,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征求意見稿)。根據通知,聚焦重點行業,優先支持基礎設施補短板行業,包括倉儲物流、收費公路等交通設施,水電氣熱等市政工程,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固廢危廢處理等污染治理項目。同時,鼓勵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以及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科技產業園區、特色產業園區等開展試點。 那么這個REITs到底是什么,對于市場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據徐習瑤介紹,REITs全稱是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中文名是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本質上是將不動產證券化。當然,雖然其叫法是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但投資領域可不僅僅局限于房地產。比如以REITs發展最為成熟的美國為例,目前美國REITs總規模大約是1.3萬億美元,其中包括交通運輸、物流倉儲、數據中心在內的泛基建類REITs規模占比達35%。 可能大家還是一頭霧水,那么打個簡單的比方,我們可以將房地產REITs可以比作眾籌買房,比如1千個人每人投資10萬元,就是1億,將這筆錢交給某個專業管理機構,買入1億元價值的房產,然后收來的租金或者地產升值都將轉化為分紅收益(期間管理機構要收取一部分管理費)。并且由于REITs可以在二級市場自由流通,投資者可以在持有期間隨時在二級市場賣出。這樣相信大家也有點明白了。那么本次更加強調基建類REITs,比如一個REITs是投入高速公路的,那就是眾籌修建一條高速公路,或者直接買下一條建好的高速公路,然后通過收費分紅實現穩定收益。 再來看看對于市場的影響。從去年的科創板,到今年的創業板注冊制,再到最新的REITs試點,其實是一脈相承,本質都是在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發展直接融資、股權融資,強化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以往我們都知道,國內基建投資的矛盾一直是資金需求與穩杠桿之間的矛盾,說簡單點就是地方政府搞投資需要錢,但又不能再繼續加杠桿提高負債率,怎么辦呢?基建類REITs就可以解決這個矛盾,通過REITs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建設,既能獲得大量資金加大投資,又不用增加負債。而對于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基建類REITs試點的落地將提供一種高分紅的投資品種,在無風險收益率逐漸降低的大背景下,REITs可能將成為居民儲蓄的一大轉移方向。 最后,又有哪些板塊或將受益呢?其實《通知》中也有明確指出:交運、環保、公用事業+新基建、產業園區。例如新基建中的大數據中心相關板塊,其中IDC現金流比較穩定,且為重資產行業,需要大量資金進行建設和并購,REITs模式有助于提升融資能力,改善資產流動性,從而有助于IDC企業持續擴大機柜規模。目前美國很多IDC企業已申請成為REITs,海外IDC企業對REITs非常青睞,從全球來看,超30%的IDC企業均已成為REITs。因此對于A股中的數據中心以及大數據等板塊可重點關注。 本文來源上海海能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由徐習瑤(執業編號:A0370618100001)編輯,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為買賣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負!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