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潤達醫療(603108.SH)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70.52億元,同比增長18.24%;凈利潤5.11億元,同比增長18.29%;基本每股收益0.53元,同比增長18%。 報告顯示,經營業績穩中有升主要歸因為潤達醫療繼續大力推行集約化業務和區域檢驗中心業務,同時積極發展自主品牌產品研發及生產。憑借較強的渠道平臺及市場規模優勢,潤達醫療的外擴轉內生戰略漸入佳境,業務含金量正不斷顯現。 醫聯體建設助推服務型業務增長 2017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連續出臺文件推進分級診療、醫聯體建設以及縣級衛生共同體建設,在政策推動下,潤達醫療的集約化業務和區域檢驗中心業務持續增長,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截至2019年底,公司集約化醫院客戶及區域檢驗中心客戶達300多家,實現營收20.63億元,占整體營業收入的29.25%,同比增長21.24%。 集約化業務,旨在通過采用“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的方式降低醫院采購成本,通過信息化手段工具提高科室運營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同時提供質控服務、售后技術服務、學術支持等系列增值服務幫助醫院提升醫學實驗室內部運營能力,進而實現醫院“降本增效”的目標。這不僅考驗服務供應商的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同時也需要企業在供應鏈、信息化管理和各類診斷解決方案上具備強大的綜合服務能力。 潤達醫療作為國內較早起步的醫學實驗室綜合服務商,規模優勢顯著。深耕IVD行業20余年,公司具備豐富的服務經驗,擁有一支千人規模的專業化技術服務團隊,主要為醫院提供綜合服務。龐大的服務團隊可為客戶提供高效、優質的綜合服務,也是公司可持續發展和盈力能力的基礎。 作為服務型業務的另一個重要組成,區域檢驗中心業務也在優化升級,從服務于單體醫院的檢驗科轉變為通過輻射區域內多家醫院檢驗科的“中心實驗室”模式。潤達醫療區域檢驗中心模式堅持“重中心,強基層,建標準”發展戰略定位,一方面賦能主體醫院檢驗科,增加檢驗項目數量,提升檢驗診斷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對基層醫院醫生按照臨床路徑進行臨床培訓,提升基層醫院診斷能力,增加標本外送運營,實現中心實驗室良性發展。 東方證券研報顯示,潤達醫療的部分縣級區域檢驗中心建成后,主體醫院的月度檢驗標本數量可在短期內上升800%,營收規模上升1500%。當小病不出縣成為未來的常態,該業務有望加速增長。 自主研發高投入增強核心競爭力 除了商業端的穩健成長,毛利率較高的工業端也在發力。2019年潤達醫療在IVD領域的自主品牌產品實現營業收入2.8億元,同比增長29.42%。公司的自主品牌產品已經覆蓋生化、糖化、質控、化學發光、分子診斷、醫療信息化等領域,并逐漸在細分領域通過差異化的競爭不斷提升市場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醫療信息化領域的深耕正成為公司的關注點之一。潤達醫療在醫療信息化領域的投入和建設一直處于同行業領先地位。公司擁有一支超過200余人的IT技術團隊,主要針對檢驗領域信息化平臺進行自主開發,目前已上線運營10多個系統。通過信息化平臺工具實現的精細化管理,有效地幫助了醫院客戶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自主品牌的建設離不開研發費入和精力的高額投入。2019年,潤達醫療研發團隊已有109人,投入研發費用5947萬元,同比增加34%,近三年的研發投入占自主品牌產品收入比達20%以上。研發水平持續得到提升,產品線不斷得到豐富,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的同時,也成為利潤增長點。此外,服務型業務和自產業務齊頭并進,一體兩翼的模式讓潤達醫療的整體業務發展結構更為優化,進一步助推營收穩健增長。 潤達醫療負責人表示,去年的國資股東入主,讓公司得以融合國有型資本和民營型服務優勢,為公司未來發展擴張奠定了良好基石。接下來,潤達醫療會充分展示服務價值及渠道平臺價值,在“穩增長,調結構,促創新”的發展方針指引下,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服務擴大客戶“的發展策略,進一步提升公司市場份額,增強公司綜合盈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