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齊家就沒有C+”,這是上海C+創意空間裝飾CEO蒙延儀常喊的口號,對蒙延儀而言,如果不是及早搭上互聯網家裝平臺的快車、獲得齊家網在流量和技術等方面的扶持,C+也無法迅速發展成上海為數不多的年產值過億的裝修公司。但是,蒙延儀也認為,在接受平臺賦能的基礎上,裝修公司還需要積極主動地轉變、革新,才能“雙管齊下”取得更好的經營業績。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知,在疫情期間,C+以提升用戶體驗和口碑為出發點,通過營銷、產品、管理、服務等方面的創新變革,極大地提升了用戶滿意度和企業運營效率,降低了疫情對企業經營的影響,為企業未來的突破奠定了基礎,成為裝修公司應對危機、成功迎難而上的經典案例。 鉆研行業發展趨勢,“第一個吃螃蟹” 一定程度上來說,蒙延儀喜歡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當大部分裝修同行還在堅守傳統陣地時,蒙延儀就帶著C+開始試水互聯網家裝,成為最早加入齊家網、轉型在線化的第一批裝修公司。而事實也表明,蒙延儀抓住了風口,把C+從一個剛創立的小裝修公司做成了年產值過億的知名品牌,“我們大約80%的用戶都來自線上,通過齊家網獲得的用戶占比高達60%以上。我們還建立了自媒體矩陣,主要是做品宣,提升我們在用戶中的公信力。” 當然,蒙延儀做決策并不盲目,每一個看似大膽、搶先的決定背后,都是對行業的深入觀察和分析。蒙延儀表示,當初加入齊家網,也是因為嗅到了行業互聯網發展的氣息,不僅大量用戶會向線上遷移,裝修公司的數字化程度也將影響企業運營的效率和成本,因此,加入齊家網后,除了充分利用平臺的流量優勢,C+也積極抓住平臺的每一次賦能機會,提升企業的數字化能力,逐步實現營銷、接單、設計、施工等過程的數字化。 這種對行業變化保持警覺的態度貫穿于蒙延儀創業的始終,因此,當2020年初疫情爆發后,蒙延儀第一時間是做了一個全面的行業分析,預測疫情上升和下降時行業分別會如何發展,分析盤點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用戶的消費習慣變化,并迅速推出應對舉措。 早在2月初,C+就搶先絕大部分裝修企業開始試點社群直播爆破,把所有潛在用戶拉到社群里,吸引進直播間,由CEO親自講解“帶貨”,并實行設計師責任制:“用戶效應非常積極,直播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從第一次試點以來,我們保持每周都有直播活動,并會不斷優化,把直播作為常態化的線上營銷方式。” 在上海裝修界,C+的影響力不容小覷,蒙延儀在圈子里早有名氣,通過與圈內人的交流,蒙延儀認為,受疫情影響,預計有40%的裝修公司會堅持不下去。而由于線上化程度較高,C+受到的影響較小,“這次疫情充分說明了裝修公司線上化、數字化的重要性,而隨著5G時代來臨,信息愈加透明化,裝修公司要保持警覺,當新技術出來的時候,不要害怕嘗試。”蒙延儀表示。 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提升用戶體驗 對C+來說,僅僅通過數字化提升服務水平是不夠的,還要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也就是施工落地的問題。“大部分裝企都是死在最后一公里,因為資金鏈不足、開不了工,或者施工落地能力差、導致口碑差,這些都會讓裝企大量流失用戶,甚至讓裝企面臨用戶投訴、追債的情況。這最后一公里考驗的是裝企的資金鏈、應急能力、積極調整內部應對市場的能力。” 為了解決施工落地問題,給用戶足夠優質的產品和良好的體驗,C+從今年初開始推出“標準化+個性化”的整裝產品。所謂標準化,是指以高于行業的標準制定了一套針對施工工期、工藝、報價方式、選材方式等全流程的標準,推出整裝套餐,并在簽約之前就先溝通確定用戶所有個性化的附加需求,最大限度保障開工后所有流程和產品標準化落地,并避免增項漏項的出現。 “我們不允許項目經理談錢,如果用戶在裝修進行的過程中有新的需求,必須來和公司達成共識,簽訂新的協議,而不是像傳統的那樣,由項目經理引導不懂的客戶增項。此外,我們有自己的監理團隊進行自檢,采用嚴格的績效考核制,讓監理在施工過程而非驗收的時候就對工期、工藝、材料進行嚴格的即時監督。” 蒙延儀表示,裝修行業用戶體驗差,主要是因為部分裝修公司增項漏項或者粗制濫造,導致用戶多花錢或裝修出來的房子質量差,C+從產品設計、簽約流程、項目經理管控、監理自檢等多層面出發,基本上杜絕了增項漏項的出現,極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和口碑。 而推出標準化+個性化的整裝產品,也是基于蒙延儀對行業變化的研究和認知,蒙延儀認為,家裝消費升級已形成趨勢,隨著行業用戶教育的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用戶將會選擇價格明朗、質量優良的整裝產品,而不會受到惡性低價競爭的吸引、簽訂合同后遭遇無休止的增項。 “口碑為王,回歸商業本源”是蒙延儀做裝修的信念,從這一本源出發,蒙延儀帶領C+充分利用齊家網的流量和數字化資源,并積極自主創新改革,將C+打造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家裝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