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繡娘都是鄉村婦女,現在她們都靠自己的一技之長增加收入,如果您家鄉有什么問題也可以留電話給我。”4月26日,來自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全國人大代表孫艷玲在短視頻平臺上做了一個“創舉”。 兩天前,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滿族刺繡靺鞨繡的第四代傳承人,她在快手上發布了一條短視頻,公開向網友征集兩會議案建議。 “今年兩會,我會重點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異地傳承與少數民族文化保護的問題,希望各位快手的好朋友們多多留言,我會把大家的聲音帶去兩會。”孫艷玲說。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傾聽民意,與基層互動的新方式,孫艷玲這條短視頻反響熱烈,播放量迅速破百萬,近1萬人點贊。“支持你把少數民族文化發揚光大”、“希望你能了解一下偏遠地區農民的生活”……不斷增加的留言和私信,讓孫艷玲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正在深入人心,也讓她體會到短視頻這種新載體的力量。 (孫艷玲在快手征集兩會議案建議) “我在快手上成長也有一年多的時間了,通過直播把刺繡技藝傳給更多的人,這是我們非遺人最大的愿望。”孫艷玲告訴記者,過去10年她向2萬多人傳授了滿族刺繡技藝,帶動了10萬繡娘就業,而短視頻和直播,大大加快了傳承的規模和速度,尤其帶動了年輕人的參與。 孫艷玲表示,像渤海靺鞨繡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短視頻平臺每被記錄一次,就意味著多一次被“圈粉”的可能,不僅可以助力傳承與傳播,還可以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變成實實在在的收入。 接下來,孫艷玲會重點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異地傳承問題。希望解決這個過程中的線上線下配套政策支持,并帶動傳承者經濟改善。 (滿繡繡娘在展示劈絲分縷) 近年來,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都開始通過短視頻和直播記錄非遺文化在民間的點點滴滴,他們有人收獲了粉絲,有人找到了新的市場機會。孫艷玲表示,這次之所以會選擇在快手平臺征集兩會議案建議,也是看重快手平臺活躍的用戶互動和正向的非遺文化氛圍。 事實上,孫艷玲并不是第一個在短視頻平臺向網友征集兩會議案建議的人大代表。此前,甘肅隴南的全國人大代表梁倩娟也曾通過快手平臺向粉絲征集有關鄉村振興、農產品深加工等扶貧相關議題的建議,引發網友熱議,視頻發布1天就獲得了40多萬個點贊和 6000多個評論,播放量更是超過2000萬。 “通過直播和短視頻,讓更多老百姓能夠看到我們,接觸到我們,并參與到議題的討論中來,無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還是人大代表深化基層互動都有很大意義。”孫艷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