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環保意識,并參與到環保運動中,用行動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從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生態環境。 今年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自然資源部也發布了今年地球日的主題——“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51年來,地球日的宣傳活動已發展至全球近200個國家,每年都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 4月17日至4月22日期間,天然工坊在抖音發起SHOW出地球本色——竹妃紙巾環保創作的征集活動。短短幾天時間,竹妃紙巾的話題就帶動超1億流量。 在眾多參與用戶中,其中有一位陳老師,三十余年從事美術教育工作。 是某市的美協會員,也是國畫院的專職畫家。作品曾多次在省、市美展中展出并獲獎。她本身就是天然工坊的會員,平時,陳老師就喜歡在竹妃紙巾上作畫,目前積累竹妃紙巾畫作已有300余幅。 這次世界地球日的活動推出后,陳老師用水墨作品的方式,將竹妃“以竹代木”的環保理念推廣給身邊的家人與朋友,在抖音平臺上,她的作品也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 據悉,天然工坊是一家移動互聯網電商企業,公司的產品以天然、健康、環保、實惠為理念,旗下的主打產品竹妃紙巾由100%竹漿制造。 竹子的生長很快,合理砍伐不僅不破壞生態,而且還有益其再生,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理念,起到不砍樹保護森林的作用。 2015年12月上線時,天然工坊就提出了“使用6箱竹妃紙=拯救1棵樹”的綠色消費理念,倡導一種更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 竹妃紙巾在生產過程中沒有漂白這一環節,不含二惡英等致癌物質,對河流不造成污染,從而將環境污染降到最小,讓消費者在使用健康紙巾的同時也推進了環保,是一種真正的“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天然工坊創始人蘇路江介紹,我國生活類用紙年生產總值1000萬噸,生產一噸紙需要33棵150公斤的大樹。如果用竹子替代樹木造紙,那么我國每年可以因此減少3.3億棵樹木的砍伐。 4年多來,竹妃紙巾累計已經賣出6.6億多包,相當于共同拯救了約388萬棵約150公斤的大樹,相當于約9.72萬畝的森林。 與此同時,天然工坊還用各種形式參與環保和公益:支持零污染家鄉的建設,多次參加騰訊發起的99公益日環保項目。企業內部,天然工坊早就開始推行垃圾分類、提倡素食、舊物交換、自發組織撿垃圾志愿者團隊等多種形式推崇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 蘇路江介紹,作為一家年輕的互聯網企業,天然工坊巧用一些大家比較喜歡的形式在線上進行倡導,原創環保動畫、環保海報、植樹H5、策劃活動等環保主張也不斷地在粉絲中傳播,讓環保這個大話題更民眾化,更接地氣。 每個人都參與進來,我們能做的事情其實有很多。比如:不吃不買野生動物及制品;隨手關閉水源和電源;出門自帶水杯、環保袋,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不亂扔垃圾,做到垃圾分類與回收;空調調高2℃,暖氣降低2℃;使用竹漿紙巾,以竹代木減少樹木砍伐等等。 每個人一舉一動的小習慣,每一個企業的帶領和推動都能為環境帶來改變。保護環境,是每個地球公民的責任,也是實現人們美好生活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