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闌夕工作室 “當春風吹過山崗, 吹滿一路的花香。 騎著鐵馬的孩子, 再一次回到吉拉布拖。” 這是彝族原創音樂人賈巴阿叁為自己家鄉創作的歌曲《村莊》。出生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小城布拖的他一直在外求學,大學畢業后回到自己的家鄉,賈巴阿叁發現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提高。 但故鄉也出現了一些令人不那么舒服的改變——原本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古老土木建筑,現在都被鋼筋水泥所替代,原本魚蝦歡跳的小溪小河,如今也已清澈不在。 賈巴阿叁想起了兒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幕幕,在這樣的心情下創作出了這首歌曲,其中蘊含著他多年來對音樂的思考和對故鄉的思念,以及所經歷和見證的那些或悲或喜的塵世百態。 他用純凈的聲音敲打著聽眾心靈最深處的感動與共鳴,也唱出了泥土清香與遠山回響。 4月3日,抖音音樂發行的“2020抖音音樂專輯”《國韻潮聲》收錄了包括這首歌曲在內的10首融合非遺元素的改編歌曲,同時還以“非遺線上音樂會”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直播活動,引發行業內外的關注與熱議。 打造非遺音樂,抖音有哪些深意? 《國韻潮聲》專輯收錄了《龍船調》、《好花紅》、《村莊》等10首歌曲,每一首都是由一種極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與流行、電子等音樂元素相融合而生。 從4月3日開始,抖音音樂舉辦的為期三天的“非遺線上音樂會”系列直播活動,以豐富多元的視頻和優質有趣的直播內容幫助非遺音樂進行更加有效的傳播。 此次線上音樂會中,抖音音樂人、方言音樂人、民族器樂演奏家受邀帶來多姿多彩的音樂體驗,《國韻潮聲》專輯歌手陳柯宇、小潘潘、朱圣祎、貳茉等也空降直播間,分享自己的音樂故事和創作經歷。 這張由原創音樂人+非遺元素+流行音樂所打造的專輯,由多位業界知名音樂制作人操刀制作。 例如多余和毛毛姐演唱的《龍船調》,就是由著名音樂人朱金泰根據“毛毛姐”和“多余”兩個角色的特有風格進行設計,通過編曲、演唱產生了創造性結合。 這首歌曲融合了Acid Jazz、Deep House、Glitch Bass等音樂風格,以及湖北民歌、云貴川山歌、侗族大歌等豐富的音樂元素。 再比如,陳柯宇演唱的《天河的彩橋》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靈感,制作人 Eliot Lee在制作過程中充分調配了節奏感強烈的電子舞曲氣息與飄逸靈動的國風民族元素,加上娓娓道來的古風唱詞,最終呈現出了一幅兼具未來感與復古風情的東方賽博場景畫卷。 不難看出,這張專輯本質上是音樂人與創作者們用現代靈感碰撞非遺文化,激發出全新的音樂力量,從而為聽眾呈現出更具傳統韻味和現代美感的全新音樂盛宴。 而在抖音音樂打造《國韻潮聲》專輯的背后,不僅是其通過雄厚的音樂內容原創實力和音樂資源激發國潮風的生命力,還將流行音樂元素與非遺音樂相結合,為傳統文化傳播提供了全新方式。 這也是抖音音樂彰顯原創音樂扶持能力乃至助推音樂產業發展的一場實戰。 成為宣發主陣地,抖音音樂如何打造音樂新生態 其實,本次《國韻潮聲》的出爐并非抖音音樂首次發力扶持原創音樂。 自2018年1月首次啟動“看見音樂計劃”以來,抖音音樂在扶持原創音樂人及優質音樂作品層面不斷發力深耕。 坐擁海量流量、線上渠道和分發推薦技術優勢的抖音,一方面通過每年一度“看見音樂計劃”以提供認證、推廣資源、導師指導、單曲制作獎金、定制MV、互動玩法等多個維度的支持,幫助上萬名原創音樂人推廣新作。 作為一個坐擁4億日活用戶的社交媒體平臺,抖音不僅能幫助原創音樂更快、更精準地被喜歡它們的人聽到,還能通過千百種玩法和無限創意,實現歌曲的全平臺裂變式傳播,繼而由點到面擴散至全網。 另一方面,抖音音樂還構建完善了作品制作與版權保護,在充分保障原創音樂人合法權益的基礎上,為優質作品觸達更多應用場景和消費場景提供了可能。 在這樣的基礎上,抖音音樂充分推動了原創音樂市場的去粗取精,優化了原創音樂的內容質量,也為數以億計的聽眾群體帶去了更佳的音樂體驗,提振了音樂產業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由此,抖音已經成為了華語樂壇宣發主陣地的存在,也為音樂人提供了發展成長的更大空間。 事實上,自影像技術誕生以來,音樂短視頻就是短視頻領域最為受用戶群體歡迎的內容形態,因而也是短視頻領域最為核心和頭部的垂類內容。 在數字音樂時代的今天,隨著產業、媒介環境的劇變,音樂宣發成為行業最大難題。不僅優質原創音樂破圈難,一些早已成名的歌手也要求新求變。 抖音音樂從宣發入手,匯聚海量用戶群體與資源整合能力,是移動互聯網最強勢的流量渠道之一,加上創意玩法、個性分發等,業已成為一個影響力和傳播力的互聯網輸出高地,進而賦能音樂行業,有效解決了上述痛點。 例如2019年全網大熱的《你笑起來真好看》、《芒種》、《野狼disco》、《你的答案》、《綠色》等歌曲均由抖音音樂推出。 而在更早之前,吳亦凡、鹿晗、鄧紫棋、王力宏、胡彥斌、汪峰等成名已久的歌手們都曾通過抖音宣傳和首發新歌。 換言之,基于在原創音樂推廣宣發領域的優勢,抖音音樂不僅在不斷扶持優質原創音樂,更逐步打造出了一個多元音樂內容新生態,推動音樂產業發展。 《國韻潮聲》價值其實還在商業之上 回到本次《國韻潮聲》中來,這張承載了非遺文化元素的專輯所展現的并不只是抖音多元音樂新生態的澎湃商業價值。 正如上文所說,通過將非遺文化的“傳統”屬性與流行音樂的“當代”屬性相融合,《國韻潮聲》以年輕人群體喜愛的方式推動傳統文化傳承,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所謂“流行音樂代表著一個時代的審美”,以一種當代年輕人更能接受和喜愛的方式進行文化傳承。 這種新創意與傳統文化碰撞融合最終大獲成功的并非沒有先例。2017年的東京城市150周年宣傳片“Old Meets New”曾在社交網絡引起全球網友驚嘆。在這條短短30秒的視頻里充斥著和服、庭院、人力車、浮世繪這樣彌漫東方氣息的“Old”,卻能夠和街舞、電子樂、怪獸電玩、霓虹燈這樣典型的西方“New”標志相得益彰。 讓人在感慨傳統文化美妙之余,更覺得活力四射充滿吸引力。而《國韻潮聲》專輯同樣是將古老、多元的中國不同地域非遺文化元素和新銳、前衛的流行音樂相融合。 這種文化和現代性的糅合,才是符合年輕人審美的文化傳播乃至傳承,它不是生硬的傳遞和承襲,而是具有動態和生命力的流傳和繼承。 我們從中不僅可以聽到hiphop、R&B、電子舞曲、流行音樂,更能聽到湖北民歌、云貴川山歌、侗族大歌、蒙古長調、江南小曲。 一幅幅描繪著祖國大好河山、少數民族特色的畫卷仿佛從音樂中流淌出來,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這也恰恰呼應了抖音音樂扶持原創音樂的初心——好的音樂不止被聽見,更應被“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