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蓮中學校長張永偉與小升初家長的談話整理 小學階段中等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如何選擇一所適合孩子、適合學情的學校,使孩子將來打好初中基礎,實現學業逆襲,考上理想的高中,是困擾家長的問題。本文根據馬蹄蓮中學張永偉校長與小升初家長談話整理,為2020年小升初家長提供一些參考。 小升初孩子學業影響因素分析:1、學生方面。生活、學習習慣不理想,比如坐不住、眼高手低、不愛思考、懶于動手、拙于開口、審題不清、無法提取重點、作文無從下筆、文本理解能力弱、粗心大意、學習印象不深刻、不會聽課、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有抵觸、主動性差等學習現狀;2、老師方面。大班額課堂,老師精力有限,無法給予每個孩子更多關注、鼓勵和表揚,也無法建立更多尊重、信任、理解的師生關系;3、家長方面。由于工作忙,在學習環境營造、監督和引導孩子方面不到位,過度關注成績,囿于全面關注孩子,動輒補課,學生被動應付,學習壓力大,又苦于不得法,效果不明顯;4、學情方面。學習過程是系統的,就像中醫調養,需長期觀察,不斷調整,校外補課和課堂教學預設內容較多,單向輸出,被動接受,學情難界定,導致教與學不對頻,耗費精力,挫傷學習積極性。 那么是否小學階段中等生就沒有機會在后續的學習中超越了呢?我們知道,山東的杜郎口中學、江蘇的洋思中學、河北的衡水中學最初的成功并不是優質生源撐起的,而是在普遍生源基礎薄弱的鄉村教育背景下,依靠“用心的老師、科學的方法和具體的教學落實”實現了普通學生的成功逆襲。 小學階段知識量相對較少,對于男生女生來說,還有一定的發育差異,因此小學階段的成績僅可以作為一定參考,孩子的潛質還沒有發揮出來。小學中等生實現初中逆襲是完全可行和可以做到的。 用什么樣的方法實現這樣的教育目標?馬蹄蓮中學在研究教育理論、教育本質的基礎上,進行了這樣的教育設計:先改變量,量變到質變。回歸教育是“人與人、心與心交流”的本心,回歸“教育的本質就是愛”。一句話,一個老師能照顧到多少孩子,心理能裝多少娃娃,能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基于此,我們確定了馬蹄蓮中學的辦學戰略定位:一個班24人。所有教育教學工作都圍繞這個小班設計來進行。我們是這樣做的: 1、改變師生關系。“用心”是馬蹄蓮中學老師的基本特征。一個班24個學生,我們通過對孩子的“用心”來改變師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馬蹄蓮中學的青年老師,和學生具有天然的親近感,他們愛學生,“尊重、理解、信任、培養和賞識”每一個學生,改變影響教學的師生關系,點燃孩子學習的激情,實現學生的進步。 2、創設講道理、平等和民主的學校氛圍。這是獲取學生理解、信任和愛的基本思想。我們不把孩子管死,不簡單粗暴禁止。所有教育關系建立在“講道理、平等對話和民主協商”的基礎上。對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我們需要和他們在思想上的一致,再用教育方法把它落實下來,從學習、吃飯、睡覺、言行、網癮、同學關系、人生理想、家庭、偶像崇拜等各個方面和孩子進行最坦誠的交流和溝通,改變孩子對學校的認知、形成積極向上班風、學風、校風,讓孩子愛上學校,愛上學習。 3、提出“以個人進步為導向”的考核標準。不和別的孩子橫向比,只和自己縱向比。只要今天比昨天進步、這次比上次進步就會得到老師的肯定、鼓勵和表揚;設立四個學習小組,根據孩子的優勢和長處,每個同學擔任兩個專項學科的學習組長,量化團隊考核淡化個體考核,以集體榮譽促進個體優秀。 有個細節,淡化個人考核,就是形成同學之間學習和生活的互幫互助互相約束和監督,達到全體進步。 人是建立在“多元智能”的基礎上,我們發現、引導和肯定每一位同學與眾不同的學科優勢和長處,提高自信,通過發揚一個長處來在其它領域復制成功。 4、五種課型,學習的革命。小班24人,改變了課堂,使學習效率提升,解決前面我們說的大部分問題。簡單說我們有5種課型,分別是單元感知課、新授課、復習課、早晚誦讀課和自習課。 新授課課堂完全以教材為基礎,對教材文本進行閱讀、圈點批注、理解、思考、質疑、討論、發言、背誦、書寫、練習的先學過程,保證知識生成的完整性;第二步進入到教師精講三種方法(學習的方法、思維的方法和學科的方法)和重難點解析過程;第三步再回歸到書寫和練習。馬蹄蓮中學設置如此小的班級就是要把課堂由教師講授型為主變成師生互動交流、學生學習發生的過程,使學生的學習由聽講為主變成“閱讀、理解、思考、質疑、發言、討論、書寫、練習、記憶的過程”;把講知識的課堂變成講方法為主和引導知識應用的課堂。 自習課堂按照“任務不同,一一輔導”的原則,針對24個學生制定多級學習目標,不斷夯基,不斷培優。早晚誦讀課是基于記憶規律的安排,早讀語文英語,晚誦其它學科,實現了所有學科的全背誦。 馬蹄蓮依托小班額設計,但是非常推崇傳統的學習方法“背誦、記憶、書寫和練習”。 5、針對中等學生的學情和對應的培養方法。我們從成績提高的五個主要方面來分析他們的學情,(1)觀察力。主要表現在審題不清,無法提取重點,作文無從下筆,文本理解能力弱,學習印象不深刻。提升觀察力,在馬蹄蓮中學自主課堂可以形成。自主課堂是以“圈點批注、圍繞基礎”的教材文本學習過程,包括閱讀、理解、思考、質疑、練習、背誦、討論、發言。這是馬蹄蓮中學小班教育最經典的學習發生過程,這樣的學習,將在根本上解決“觀察力”的培養。(2)記憶力。記憶力不好主要是記憶少,懶得記憶,不愛發聲,記憶的成功經歷少。沒有記憶就沒有學習。馬蹄蓮中學把提升“背誦記憶水平”作為基礎能力來抓,除了課堂知識的背誦記憶,更是在早晚誦讀自習上實現所有學科背誦記憶。不僅記憶,而且順利掌握學科標準語言,同時,按照教師備課要求識記,通過周清檢查記憶內容。(3)注意力。中等生學習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不會聽課,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馬蹄蓮按照“自主學習、自主做一切事情,自主、自立、自律、自覺,自我教育”的基本思想教育孩子,從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和思想來讓學生正確認識課堂的重要性,學會如何聽課,把孩子變成在課堂上主宰自己命運的人,變成學習的主人。(4)想象力。馬蹄蓮的課堂要求孩子人人參與、人人發言。讓孩子說話、表達,從師長的內心肯定孩子,不打擊他,在課堂上引導孩子質疑,讓孩子自由討論,給他自主選擇一切的機會,解放思想,放飛夢想,孩子的想象力就會好起來。(5)思維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馬蹄蓮最值得稱道之處,我們明確把“學習方法、學科方法、思維方法”和“考什么,哪容易錯,幾種解法,問題本質是什么”列為教師備課和精講的主要內容,從教學設計和考核制度上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 6、馬蹄蓮中學不掐尖招生,不設立火箭班和實驗班,全部實行均衡編班。優秀的孩子在哪都可以成功。我們存在的價值就是讓更多孩子能夠通過“小班教育、因材施教”來改變,從普通中等生一步步優秀,再走向卓越。我們的課堂分為兩級目標:基礎目標和提高目標。課堂解決全體基礎目標,自習課分級向上,分階段達成,實現全體提高和全體優秀。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總有下一個任務在等著。馬蹄蓮中學設計24人每班,就是從根本上減量增質,重質不重量。 在自習課上,每個學生按照自己學情分領不同的學習任務,老師實行“一一輔導”,實踐證明,一個班級的整體水平的提升,將會讓全體同學受益。 7、“因材施教,更精細的夯基培優”。馬蹄蓮中學在師生相互了解的基礎上達成共識,將每班學生分為自主級、輔導級、基礎級。對于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同學,在老師的引導下鼓勵他自己找目標,自己制定學習計劃,自己學會學習。老師給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方法,讓這部分學生永遠有前進的方向和目標。對于暫時不能獨立學習的同學,老師會以三種方法和問題本質的思路加以引導、輔導,教孩子學會學習,不斷進步。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先確定可視目標,老師會更多帶領他們夯實基礎再大步前進。 8、重視非智力因素對智力因素的促進作用。“為了學習,而不是一切為了學習”。正處于青少年成長期的中學生,不僅是“學習的火力期”,還是各方面成長的火力期,閱讀、演講、辯論、研學旅行、書法、勞動、音樂、美術、社團、體育、舞蹈、表演、晚會、五個一等非智力生活學習項目,通過多樣經歷和體驗來給孩子提供愉悅和放松的集體生活,反過來豐富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率。 9、保證睡眠、保證營養。我們堅決反對熬夜和疲勞戰。作為三個孩子的父親,我自己深知科學作息和營養的重要性。讓娃娃們吃好,他就愛上學校了,就愛學了。馬蹄蓮中學中西餐結合,每天牛奶、水果充足,每天攝入36種以上食物,牛羊肉海鮮魚類攝入占80%以上,豬肉制品不超20%,輕油輕鹽,在馬蹄蓮所有食堂不使用雞精味精。后勤食宿的管教工作會影響同學們的心理狀態。如果老師愛孩子,宿管粗暴管理,也不行。我們組建了以音體美書法老師為主的副班主任生活管理團隊,按照馬蹄蓮的理念,把后勤食宿變成另一個“愛的教育陣地”。 尊重孩子,愛孩子,吃得好,睡得好,氣兒順,道理通都是為了孩子愛上學校,喜歡學校,喜歡老師,喜歡學習。 馬蹄蓮中學現有兩個校區,實行年級主任加備課組長的管理模式,教研團隊由豐富教育教學經驗和多年中考經驗的中青年教師擔任,各學科實行集體備課,一線教師以青年教師為主,通過多重設計為教育質量保駕護航。馬蹄蓮中學的第一批學子和家長已經感受到“小班教育”的優勢和魅力。我們歡迎更多同學來馬蹄蓮中學就讀,體驗與眾不同的小班教育,重新認識和發現學習的樂趣,獲得尊重、理解和信任,和用心的老師一起成長,見證馬蹄蓮中學“小班教育”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