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一本好書,是天然的 “情緒疫苗”。 近日,當當發布大數據顯示:疫情期間電子書閱讀時長和打開率顯著提升,當當悅讀VIP讀者平均每人讀了3本電子書,相當于2019年全年國民平均電子書閱讀水平。 一個假期讀完一年的書。讀書尋求內心平靜、讀書收獲技能成長、讀書汲取前行力量...... 4000萬當當用戶,用閱讀穿越疫情,呈現一派“閱讀眾生相”。 當當揭曉了疫情期間電子書TOP20閱讀排行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沖榜首。該書講述了一位17歲前從未上過學的女孩,通過努力成為劍橋大學博士的故事。希望與勇氣,成為宅家閱讀的朋友們,心中對于2020年寄予的關鍵詞。 隨著疫情的發展,人們心中也滋生了各種情緒,或積極、或消極,讀什么書調節情緒?通過榜單進一步顯示,讀者的閱讀行為深受社會熱點的影響,閱讀偏好也映射出不同人群對自我情緒的調適。 1.不可忽視的“她”力量 4.26萬醫務人員馳援,“戰疫天使”占三分之二,疫情讓我們再次認識了女性的力量。近年來,聚焦女性話題的作品也備受關注,《82年的金智英》、《那不勒斯四部曲》、《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引發女性命運的探討。 當當榜單顯示,2019年新上的勵志文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沖榜首,閱讀人數比榜單第二名《三生三世枕上書》人數高出近50%。越來越多的女性讀者通過文學發聲,推廣“她力量”。當當的數據也表明,女性更傾向于通過閱讀汲取生活的能量。 2.經典文學撫慰心靈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就在于歷久彌新。當當發現文藝書籍占領了榜單半壁江山。多次登上暢銷榜單的經典好書,如劉慈欣的《三體》、麥家的《人生海海》,余華的《活著》依舊占據C位。文學中深藏著撫慰心靈的溫暖,在經典中找尋希望,看來是大多數宅家閱讀朋友們的首選。 3.科普讀物長久戰疫 以讀攻“毒”,疫病災難類的文學作品,這段時間了受到了讀者的格外關注。加繆代表作《鼠疫》、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理查德?普雷斯頓《血疫——埃博拉的故事》都是疫情期間新上榜的好書,這些好書深刻地描述了疫病爆發時的人間百態,并記錄了那些面對瘟疫奮力抗爭的英雄們。 為了鼓勵大家積極抗“疫”, 當當還推出戰“疫”勝利免費閱讀專題,專題內包含多本病毒感染防護手冊書籍,讀者可以從閱讀中提升自己對疫病的認識,并且用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病毒。 4.潛心學習抵抗焦慮 有人借著疫情消磨時間,有人卻抓住機會潛心學習。相當一部分讀者選擇在假期里潛心多學習一些技能,期待疫情過去,以提升的自己達成新的小目標。有這樣想法的當當讀者朋友不少,他們把《破局:超越同齡人的思考》《中國經濟2020》《我在100天內自學英文翻轉人生》等好書送上了榜單。 疫情之下,向陽而生!當當60萬圖書每滿100減50,正是囤書好時光! “戰疫”、“她力量”“、破局”,看似迥然不同的閱讀姿勢,大相徑庭的閱讀角度,其實是4000萬當當讀者,試圖用讀書給疫情陰霾下的生活打上一束光,而背后的底色是我們所有人心之所向——希望。 |